转自钓鱼密笈
只要把拟饵放在水中,便能知道它是浮性或是沉性。图為属浮性的水面型拟饵。
讨论过了针对各种不同的对象鱼和钓场所採用的拟饵款式和钓法后,现在且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各种拟饵的特性和基本用途。
有一位读者曾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拟饵包装盒上所註明的“floating”和“sinking”字眼是甚应意思?是不是说该拟饵会浮在水面上或是沉落水裡,或是说明该拟饵是浅水型(Shallow Runner)的或是深水型(Deep Runner)的?
其实,拟饵基本上共分為两大种类,即浮性(floating)和沉性(sinking)。当把浮性的拟饵丢进水中时,它是浮在水面上的,相反的,若把沉性的拟饵丢进水中,它就会向下沉。就以本地最受欢迎的Rapala拟饵而言,Shad Rap、FatRap、Jointed和Risto Rap等属floating款型,Countdown、Rattlin和铁嘴Magnum等则属sinking款型。基本上,大部份popper或其他水面型(Top water/surface)拟饵的设计都是浮在水面上的,但浅水型(shallow Runner)或深水型(Deep Runner)却有浮性及沉性之分,不过,一般上而言,浮性的拟饵却佔了大多数。
浮性拟饵比较灵活
那麼,浮性拟饵跟沉性拟饵又有甚麼不同的功用呢?原理上,浮性拟饵的动态会比沉性拟饵為佳,这是必然的道理,因為浮性拟饵是用很轻的材料製成,比较容易赋予灵活的动态,相反的,沉性的拟饵比较笨重,动态也就受到了限制。
浮性拟饵的另一项好处是呈现起来比较多样化。当你把浮性拟饵投到标点上时,除了直接捲线把拟饵收回来这种千篇一律的呈现方式,也可以尝试忽停忽动的特别呈现方式。方法是投出后略收一点线,让拟饵潜下去,然后停止收线,让拟饵浮上水面。如此週而復始的重覆同样的步骤,目的是模倣受伤的小鱼,让大鱼以為有机可趁而人生出攻击。
另一种呈现技术叫作Jerking,翻译成中文是“猛抽”的意思。方法是把拟饵投出去后,不马上收线,而是有节奏地猛一抽竿,让拟饵看来像是在水面挣扎的受伤小鱼。如果没有鱼讯,可开始收线,隔不久又让它浮起来抽一抽。这种呈现方式并没有固定的规则,而需依赖钓者的想像力和经验。但有一个规则倒是蛮有根据的,那就是使用身上有局部红色如“红头兵”的拟饵;红色是血的顏色,身上带有红色的拟饵看来更像一条受伤的小鱼。
以上两种屡经验证的呈现方式唯有浮性拟饵才办得到,而沉性拟饵却只能作出千篇一笔的向前游呈现方式,效果自然就不比俱备多样化呈现能力的浮性拟饵来得好。以上的呈现方式还有另一项好处,那就是当拟饵浮在水面上时,钓线其实是在空中,如果你处身的钓场经常有面对垂钓压力,鱼在看不见钓线的情形之下,吃钓的巴仙率就比较高。
卡钓率减至最低
浮性拟饵还有另一项优点,那就是比较没有那麼容易掛底。本地一般的淡水或咸淡水钓场大多都充满了障碍物如倒树、枯树、树桩、树的枝椏、水生植物等等,儘管你是拟饵钓高手,恐怕也不容易避得过这些有如少林寺18铜人阵的障碍物。但是,所谓日子有功,如果你经常有用拟饵来钓鱼,久而久之,自然就懂得如何把掛底的机会减至最低。不管你用的是深水型(Deep Runner)或浅水型(ShallowRunner)拟饵,在掛底之前,多数会出现徵兆。例如把拟饵拖过倒树水域时,当拟饵的围嘴(Bib)碰到了树椏,你必然会感觉得到。假如你用的是敏感的钓竿和幼细的线,尤其是新时代的超级辫线,这种感觉更加明显,而要马上停止;当你停止收线时,浮性的拟饵自然就会浮起来避过障碍。
可是,如果你继续让拟饵浮到水面上,那根本就失去了钓鱼的意义。别忘了中国人有一句俗语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鱼往往就躲在障碍物中,如果你一碰到障碍物就让拟饵浮起来重新拋投过,那等於是在浪费时间,你中鱼的机会将十分渺茫。正确的做法是让拟饵稍微浮起来后马上收线,拟饵便已越过了障碍物。如再碰到障碍物,便又停止收线,如此这般就能把卡钓率减至最低,同时又能深入鱼窝去“找鱼”。
浮性拟饵还有一个為钓鱼人所忽略的优点,那便是万一在拋投的过程中“炒米粉”时,你因忙著整理钓线而没有空去理会跌下水中的拟饵,它也不会沉下水中导致卡钓。此外,有时在你搏鱼的过程中断线,或是卡钓救不到而断线,浮性的拟饵也可能会浮上水面来。有经验的拟饵拋投者在断线或卡钓后都会留意四周,往往都能把失去的拟饵找回来。
但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浮性的拟饵当然也会有其缺点,那就是大多数都很轻,尤其是在颳风时极难拋投。相反的,沉性拟饵就比较重,不论是在任何天气状况都能準确投到标点去。只要两者皆备,那就万无一失了!
固定环结FIXED LOOP KNOT
这是在重型的单丝尼龙子线上產生环形,以联繫拟饵的一流方法。
1.在子线上绑一个简单的手反结,将线头穿过拟饵的线孔。
2.把线头穿过反手结的环形并围绕在主线上,形成第二个环形。
3.将主线和第二环形的其中一边一起用线头缠绕。
4.完成3或4次缠绕,让线头从第二环形突出以形成水结(Water Knot)或露齿结(Grinner)。
5.把露齿结和反手结关紧,让它们滑在一起,得出的是一个安全固定的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