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竿垂钓,在饵料的配制方面要数糟食配制的难度最大。
据笔者了解,在北京地区,海竿的糟食原料不外乎“老三样”,即豆饼、麸子、玉米面。至于其他方面的辅助原料各人有所不同,在许多情况下辅助原料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有不少钓友爱用香精来增强饵料的香度,然而香精用量掌握不当会适得其反。
在实际垂钓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甲和乙是多年的老钓友,俩人常结伴而行,可是甲的钓获量常常在乙之上。乙曾讨教过甲,甲如实告知其饵的自作过程和配制方法,尽管如此,乙的钓获量仍常比甲差,所以乙怀疑甲有秘而不宣的地方。其实依笔者所见,甲是有心人,他善于根据季节、气温、鱼情等变化进行饵料香味上的变化和调整。而乙则缺乏主动性,一味照搬人家的经验,所以往往效果不佳。
笔者本人在多年的垂钓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即使偶尔出现钓绩不佳的情况,也总是琢磨其原因,尤其十分重视香料的配制量。总的原则:必须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的变化,对饵料“香、酸、甜”进行调整。例如:当水温较高,水底有较厚的淤泥时,所配制的饵料为“六分酸四分香”,初一闻是酸味,再仔细一闻是香味,即“酸里透香”。为什么水温高时,要“六分酸四分香”呢?因为水底的食物容易变馊发酸,鱼儿对此成了习惯。假如光香不带酸味,反而不灵。然而季节渐渐变凉后,水温也随之下降,应以“六分香四分酸”为宜,即“香里透酸”,实践证明,只要随季节变化而调整饵料的味道,就可以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有的钓友觉得掌握香度太难,在往糟食中掺加香精时容易走两个极端。那么如何可以较好地掌握香料的添加量呢?笔者平常主要采取方法如下:
1.将选定的香精掺入酒内,配制成香精酒,实践中发现用酒作稀释液比用水好。
2.将香精酒倒入小塑料瓶内,如是像“衣领净”这种瓶盖上带塑料管的瓶子更佳,这样在往糟食中倒香精时可以控制流量。
3.将小塑料瓶随身携带,如发现香味不够时可以及时增加香味,因为提前自作的饵料中的香料易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