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赤潮的发生不仅引起海洋生态异常变化,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受到干扰和破坏,而且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破坏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海洋渔业生产的重大损失。

  赤潮藻类急剧增殖,大量消耗海洋中的营养盐,当水中营养盐耗尽时,赤潮藻类不能生长,并开始大量死亡,海水中的细菌对其进行耗氧分解,消耗海水中的大量溶解氧,能使几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的海域形成缺氧或厌氧环境,造成鱼类栖息地的仔幼鱼、无脊椎动物及养殖水生动物窒息死亡。

  赤潮对渔业危害事件,国内国外都有发生,仅举国内几例。

  1.1980~1986年间,在香港海域发生赤潮致死鱼类事件12次,造成养殖鱼类死890吨,直接经济损失490万港元。

  2.1952年黄河口海区由夜光藻引起的赤潮,使海水发臭,重达1.5~2千克的梭鱼,3~4千克的鲈鱼和免鱼大批死亡,漂浮海面。

  3.1972年8~11月,在东海北部海域由三种束毛藻引起的赤潮,赤潮区域内,海水发臭、发粘,呈现棕黄色,涉及四个渔区,2000平方公里海域渔船无法生产,鱼类大批死亡。

  4.1977年8月,在天津大沽口一带,由微型原甲藻形成的赤潮,海水呈红褐色,涉及范围5600平方公里,水质发臭,滞留20天之久,海面漂浮大量死鱼,赤潮区内张网作业无鱼可获。

  5.1989年8~9月,渤海湾河北黄骅沿岸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涉及沿海7个县市,有10万亩虾池减产上万吨,造成经济损失2亿元;天津市沿海也受赤潮影响,经济损失4360万元;山东莱州湾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20万亩虾池受灾,海洋捕捞、贝类大幅度减产,经济损失上亿元。

  二、原因

  1.赤潮发生高密度的聚集繁殖,死亡分解造成水体大面积缺氧致死鱼贝类。

  2.高密度赤潮生物堵塞鱼鳃,使鱼类窒息死亡。

  3.赤潮生物有毒性,使鱼类吞食后直接中毒死亡。

  4.赤潮生物大批死亡后,分解物具有较强毒性,可直接毒死鱼贝类。

  5.赤潮发生后引起细菌繁殖以及恶化水质产生硫化氢等,硫化氢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三、赤潮严重影响海钓

  发生赤潮海域,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吸收水中营养盐类,赤潮生物大批死亡,消耗水质溶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使上千平方公里海域形成一个缺氧海区,使海水发臭,海洋鱼虾贝无法生存,大批鱼类死亡,此时在这种水环境无法海钓,这期间海洋生物及鱼类的生存都将受到严重威胁,就别说鱼会摄食咬钩了。如果想要海钓,笔者认为就要远离赤潮区,或到有流水进入的河口附近,垂钓海淡两水鱼,否则鱼获甚微。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