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了5、6年,也只是今年开始对大鲷有点感觉了。说到原因,可能与前些年钓点选择有些关系。
开始的几年,主要活动场所是码头、防波堤,不上大的也正常;去年、前年开始频频出矶,但大的也罕见,归其原因,与对复杂钓点没有信心有关,还是喜欢找一些好操作、掌握的点,起码是水流要缓,底不太乱。
今年有意识加强了对复杂钓场的尝试,基本有了些感觉,从钓获情况看,后半段只要能上鲷,基本都有够斤两的。
谈到钓点,与其相关联的水色、浪况、流速、安静程度就不能不谈。基本的概念是:水清钓远,水色浑(不是泥浆色)可以钓近;浪大可以钓近,反之钓远;活汛流速快钓内湾缓流,死汛流速慢可以尝试钓主流;一个人钓可以近,多个人钓一个点应该远(最不主张多人一起钓!但有时候没有办法。)
再说钓点:
一、安全、便于起鱼、便于隐蔽的钓位是第一个要件,道理不用多说;
二、内湾的嘴位(也就是出口)是必争之地,当然要与流向相配合,最好的流向是内湾向外带的水流并同主流相汇合。当然很多的流都是忽左忽右,要掌握外带流的重点时机;
三、从大的环境讲,周围泥沙底或养殖区包围的礁石区机会比较多;
四、比较平直的岸边钓突出位或凹位,相对来讲,水流缓钓突出位,水流急钓凹位;
五、所有暗礁或明礁的后面都不要放过,最好的礁是有水流通过的礁,这时可以让水流将诱饵和钩饵搬运到暗礁后面。今年有一次,在水流经过的暗礁后面,我1个小时左右上5条大的,做法是当钓组接近暗礁后带住钓组(不要怕挂底,带住钓组不容易挂的),即使阿波慢慢下沉也不扬竿,水流会使钩饵上扬跨过暗礁,估计当钓组过去后放松一下钓组,都是在这时有鱼直接扯竿稍;
六、放弃以“线”为策略的方式,改之为以“点”为阻击策略。意思是说估计或体会到诱饵路线上哪个点最容易中鱼,然后计算水流速度、诱饵沉降速度,调整诱饵落点使诱饵到达阻击点时接近钓棚深度;
七、直崖式礁石下面的海底一般比较平坦,要认真测量水深,找出最深的点或有海底起伏的点,将此作为阻击点;乱礁石区找几块礁石中间形成的深沟,这时的诱饵应该使用比重轻的南极虾,每次少打、勤打,利用饵料使鱼上浮抢食,这样可以避免挂底,阿波信号也爽快;
八、不要放弃浅水区,水色稍微混浊时这样的地方一样上大家伙;
九、如果钓点只有嘴位可钓,由于嘴位流水一般很急,应该在枯潮和满潮时间段流水缓慢时重点阻击;
十、打浪位回冲海里的外带流水同海流交汇的区域、嘴位两股流水交汇的区域都是饵料可以沉积的地方,是值得一试的。但是,这样的区域钓组的稳定是大问题,搞不好水流形成的旋涡会使你发懵。这时钩子上G3、4、5号夹铅的作用就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