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提到,若从科学角度来审视丹锥浮标的外观、结构、材料、涂装等项目,它应该呈现以下面貌:
外观是上端小、下端大的泪滴型,以消除被鱼隻拉动下潜时所產生的涡流阻力,并提高乘流性与敏感度。
结构重点在预埋配重位置应适度提高,以取得合理的摇晃效果,同时达到容易打斜的目的。
材质应考虑整体比重需要,採上方為梧桐木、下方為黑檀木的搭配方式,以便与预埋配重互相搭配,获致恰当残存浮力,且提高浮标下段的耐撞性。涂装则应考虑识别需要,施以萤光橙色至萤光黄色渐层变化的喷涂方式,并向下延长著色范围,以方便使用者掌握鱼讯。為了叙述方便,我给这种丹锥取了个名字叫做「KO」,也就是拳击赛中「Knock Out」(击倒)的缩写,搞不好改天会将它商品化上市。有位读者看完前文后提出一个问题:浮标上端没有画对应B数的参考线,会使人难以调校残存浮力,也难以掌握鱼讯。这应该是许多先玩池钓后学磯钓者的共同误会,以為那些线条也跟池钓浮标 TOP 尾上那一节一节色带的作用相同。其实就算我没在一年多前说明过,等你玩了一阵子之后,也会自然瞭解那根本不是什麼参考线;一般丹锥上方色彩鲜明部分,与下方深暗色泽部分,所用的漆料材质并不相同,涂的厚度、次数、先后次序也都不一样,所以需要那样一、两条线来收边和修饰,与浮标本身负载B数、残存浮力没有关係!(当然在极少数日製丹锥上,还是明白标出了对应B数的参考线,只不过……仅供参考啦!)
丹锥选用原则
既然那些线条跟负载B数、残存浮力没有关係,有没有它当然也就无关紧要了,可是有些人还会有另一个疑问:没有参考依据,要如何判断鱼讯?
放心,海裡的鱼跟池塘裡的鱼是不同的,池鱼生活在几乎不会流动、没有波浪的环境裡,吃的是容易化散的粉质(或细颗粒)食物,又经常受到惊扰、伤害(意思是常常被鉤子刺到、被拉上水面再放回去),容易养成极端龟毛的食性,所以必须靠纤细的止水型浮标来放大咬饵动态;反观海鱼却是活跃在风浪与潮水之中者,吃的东西若非在流水中稍纵即逝,就是活生生、会挣扎、会逃跑的生物,这使牠的就饵动作相对来说显得十分阿沙力,因此使用粗粗短短的丹锥即已足够捕捉鱼讯矣。
至於如何捕捉丹锥所呈现出来的鱼讯?这问题可就大些了(不过也还不必像小日本那样小题大作),我们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最浅显的选用原则讲起(註:暂时不把水中浮标加入讨论)。
一、不要动不动就拿恐龙蛋出来吓人,也不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到哪裡都用同一颗丹锥;在一般磯钓场合裡,请儘量使用当时所能操作最小(体积小、载重量低)的丹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