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二声信号发出是5分钟打窝开始:在10、15或20米长的钓位上,该打几个窝、窝点选在什么水深位置较为合理、较为切合当时鱼群的活动规律?根据测深摸底,你对整个钓位范围的河床底部、水深,已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秋季鱼类活动特点,是*草、*缓流、*浅滩还是沿边等灵活应变。笔者建议,钓位正中打近窝,适合4.5米或5.4米悬坠钓齐竿距离;两旁向外延伸打适合长竿远窝,直至钓位两旁界线附近,形成“月牙式”或“双手拥抱式”,正中为主窝,两旁为辅窝,最少撒3个窝子,多至5个窝子,这有助于拦鱼,蓄鱼进窝。这种“包抄式”或“前后重置式”窝阵合理得多。

  打窝时,争取1分钟打一个窝子,为了节约往返时间,可从左往右打,或从右往左打,先打好左中右3个“主”窝,余下时间再打“副”窝或补窝料。饵团的水面落点,与水流速度会使沉点出现差距,沉点在下游方向,这一点应估计到,切忌出现饵团扔在“自家”水面上,沉底却落到“邻家”钓位上,那就“白搭”了!。

  (6)第3声信号发出,表示打窝结束,3小时的钓赛正式开始:此时因为窝子刚抛下不久,受惊的鱼群尚未恢复正常索饵状态,故应抓紧时间,挂上大面团,为悬坠钓竿、长竿(远窝)、中长竿(近窝)校准浮标,这一环节很重要,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让你的“十八般武器”,随时都能派上用场。

  一般鱼群被砸饵团惊扰后,会游进深水区躲避。当恢复平静逐渐返回岸边觅食,打在深水区的远窝子会首先进鱼就餐,这是一般规律。故第一竿开钓应使用长竿钓远窝,钩上一次可穿上2~3条大平二号红蚯蚓,根据规则要求,穿蚯蚓应从头部(生殖环上方)横向穿过,露出钩尖后,再逐条回复再穿过一次,达到每条蚯蚓钩两道,这样钩饵下水后,目标大、腥味大、形成蠕动的“蚯蚓球”。对大鱼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上钩率要比单根蚯蚓高若干倍。这在以总重量计成绩的世锦赛中,这一招很管用,是被若干次实践所证明的。提竿时机宁迟勿早,要让它反复地吐,反复地送标或深深地拖标(黑标)后,上鱼效果特别好。

  多窝就要轮流钓、轮换竿,一个窝子下钩后,钓者持竿通过钓组,要让钩上的钓饵“活”起来,这就要借助钩和饵的停顿、抖动、下沉、上升、摆动、拖拽、晃荡等手法,模拟成水生昆虫的自然生态,当然就会更刺激鱼类的视觉、食欲并积极捕食。

  多窝轮钓由于覆盖面大,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窝多接触鱼的机会就多,但要求钓者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做到眼勤、手快、腿脚麻利,一般每个窝子只呆1~3分钟,下钩悠悠抖几下,有鱼就基本拎上来了(需随手带一只小水桶,把所钓之鱼暂养起来,以免一尾尾送入鱼护而浪费宝贵时间),无反应或钓上鱼后,都应立即轮钓下一个窝子,好让其他受惊的鱼恢复一下平静。过一会再来复钓,这是增加上钩率的一种法宝。多窝钓切忌“守株待兔”,变“等鱼”为主动“找鱼”。

  钓场的天气、水情、鱼情会随时变化的。有时你会发现某个窝子里鱼腥泛泛,在小气泡不断涌现,窝子里水变浑了,有些碎屑物浮上了水面,说明鱼进入了窝,他们挖泥、淘沙、滤食、扰得窝子“天昏地暗”,可当你把钓饵放下去,却是久久不见动静,让你干着急。其实钩饵已陷进淤泥中去了。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投钩于窝子外围;二是调面悬钩饵,距底5~6厘米,这两招都能“避短扬长”增加上钩率。少耽搁点时间,多上几尾鱼,就能多争到几分成绩。

  无倒刺单钩悬坠钓,是符合世锦赛钓具钓法规定的,也将是中国运动员首次亮相国际钓坛的新钓法。但它也将面临一个全新的严峻的考验,即是如何在流动的自然水域中施展它的才艺。带饵钓组“入水”后随波逐流向下游漂去,这是肯定的现象。只有把钓线用竿尖牵扯住,才能使钓组约饵滞留于钓点相对长时间。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平常习惯的打满线、垂直布窝、直线钓法已经不适用了,必须要掌握动态环境下的抛钩、观标识讯的种种技巧,才能取得较好成绩。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