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钓”的称谓是本地钓友行话。在本文“拖”与“钓”相结合,它的表述意思是:在抛竿钓的基础上,结合浮游矶钓相似的钓组和曳拖钓的运动原理而形成的一种岸钓方法。这种垂钓方法的核心是:岸钓(抛竿,浮钓、运动)。“手感”是“拖钓”是否中鱼的惟一讯号。
如此描述,会遭到部分钓友的质疑:整个一浮游矶钓的翻版嘛。我的理解是:第一,从垂钓技法在大连地区流行的时间上来甄别,“拖钓”在大连流行很多年了,那时候大概还没有几人听说过浮游矶钓这个名词呢。第二,名声显赫的浮游矶钓对钓具要求甚严,使用的是专用钓竿和钓组。以浮漂为例,浮游矶钓的浮漂具有两种功能:带动钩饵浮于海面和便于施钓者观测鱼讯,而“拖钓”的浮漂仅限于浮起钩饵避免或减少挂底。第三,浮游矶钓的钓点多是在纵深入海较远的礁岩上或是孤立于浩瀚大海之中的荒岛上,那里水深流急,钓组的运动力是海流施予的。而“拖钓”则不同,这种钓法的钓点多是浅水区,水流趋缓或根本无流可谈。这样,必须在远距离抛甩钓组后缓缓收线,才能带动钓组呈运动状态,也就是说,钓组的运动力是人为地施加的。综合上述三点,完全有理由承认这是一种民间钓法。
一、巧制浮漂配钓竿
岸边水域水层过浅,地形复杂,水中礁石林立,各种海藻繁茂,在如此的条件下施钓,如果运气不好,一天被“克扣”三五个钓组绝不稀奇。以每支浮漂10元计算,一天也得三五拾元。如果采用进口的“阿波漂”,光浮漂一项开支就会在两百元左右徘徊,可是非一般工薪阶层承受得起的。
上层漂的制法:选用一渔网上的圆形泡沫浮漂,要求中间有孔。用刀子将浮漂修成椭圆形,将孔内置入重量适宜的铅坠,再用铁丝将铅坠固定住,上、下各设一环。上端与主线连接,下端连接脑线与钩,脑线的长度视钓点的水深而定。为了使钩饵能顺利沉入设想的深度,在钩子的上方可加设小咬铅一枚或多枚。自作这种浮漂的要点是,应充分考虑到铅坠、咬铅和铁丝的重力之和,不能超过泡沫浮漂的浮力,以确保整体漂组(钓组)浮于海面。
截取一段比重较大但小于海水比重的木杆,用电砂轮把两端打磨成锥形,在两端各钻上一个小孔,一孔拴接主线,一孔连接脑线与钩。这种浮漂的最大优点是取材方便,并且由于木质自身的重量,可免去另行加坠。由于同属上层漂,脑线上的咬铅与钩的设计与图1完全相同。这还是一款纯正的环保钓组。
底层漂的制法:选用比重小于金属而大于海水比重的橡胶块、电木、硬质塑料棒和部分比重大于海水的木质,其形状与重量只要便于钓竿抛投即可。这种浮漂的工作原理是“以漂代坠”或“以坠代漂”。因为漂子的用料比重略大于海水比重,在轻缓拉动力的作用下,配合扬竿动作,底层漂会呈缓慢、有规律地跳跃式运动,带动钩饵。由于这种浮漂本身沉入海底,故脑线上没有设咬铅的必要,其钩子的连接实行漂后钩。
关于钓竿,其种类很多。上佳的品牌是从异国他邦舶来的浮游矶钓竿,分轻矶钓竿(矶上物竿)和重矶钓竿(矶大物竿)。浮游矶钓竿虽精美绝伦,但其售价不菲,加之伸展后竿体过长,不宜抛投,岸钓使用时颇有不便,故不是很流行。在大连地区,钓友们多使用3米至3.6米的海钓抛竿替代,其实用性竟也毫不逊色。
二、巧施钓技识食性
“拖钓”的精髓是:变鱼找饵为饵找鱼,是人鱼公平竞争中的一种对人极其有利的做法。不客气地形容,是“诡计多端”的钓鱼人为无辜的鱼儿设下的一个更具诱惑力、杀伤力的陷阱。在饵钩找鱼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钓组抛远和来自人为外力的作用使钓组移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