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玩重矶的人十趟出门大概有九趟是白跑,剩下的那一趟,还有九成只能钓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杂鱼,因此真正称得上有收获的,顶多只有百分之一而已。
通常会有下面的这些人会迷上重矶钓:一是想拼大物但会晕船者;二是罹患深度钓鱼癌而不可自拔的人;三是缺乏家庭温暖,宁愿去海边受折磨的家伙;四是财大气粗、有钱有闲,平日修理别人惯了,总想找机会被修理一下的阔佬;五是脑袋坏了……
有上述症状之一者,就有可能迷上打重矶。(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言归正传。)
重矶钓季与目标鱼
理论上打重矶是没有季节之分的,只要风浪许可,任何时候都是钓季。以日本为例,夏天当然是打重矶的盛期,但冬天也一样有人玩。前不久日本某杂志还报导过有个叫做左藤守的钓具店老板,从10月直到来年的2月,几乎每个周末都要上礁甩竿,结果被他钓到了二十几条大石斑,重量从二十几千克到四十几千克不等!
台湾地区也是,春末到秋初之间玩的人比较多,冬天玩的人就相对少了,这跟气候、海况有关。但实际上,鱼获量在季节上体现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惟一较引人注目的是,每年4月到6月之间比较容易碰上短时间连续中鱼的状况,且被钓获的母鱼几乎都抱卵(应该是为了产卵才靠岸的)。
写到这里有两件事情必须说明一下:
一、所谓短时间内连续中鱼,说的可不是在1小时内连咬五、六下的小儿科,而是综合各地钓友的成绩一起统计,才会发现的一周内发生数次咬讯的情况。
二、钓繁殖期的亲鱼当然不是好事,但在这种风浪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天气还不会太热的春末时节,怎么可能叫钓友不出门呢?所以我们诚恳地呼吁读者:希望大家尽量把鱼获拍照后放回去,或者交给学术机构、养繁殖单位、水族馆,免得日后无鱼可钓。
那么打重矶的对象鱼有哪些?说起来倒也不难想象:只要是能吞下钓饵的鱼种都有可能上钩,因此如石斑类、笛鲷类(红槽、花脸等)、牛港类、薯鳗、魟仔、沙鱼等都颇为常见,甚至还有人钓上过章鱼、猪哥、黑毛、雀鲷、虾姑……
在钓场选择方面,既然称为重“矶”钓,当然就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下竿了,但却不是任何矶岩海岸都能玩这游戏——至少得要有恰当的鱼可钓才行吧!环境是否适合、搏鱼和起鱼方不方便等条件一定得一并考虑。以下为选择钓点的基本原则:
一、大型鱼几乎都在深水域活动,在平时玩儿浮游矶钓的那种10米以内的海岸,想碰上好收获可说是机会渺茫。但水太深也不合适,因为途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因为母线太粗,卷线器容纳量有限,搏鱼时会非常不利。所以最好找深度20米以上但不超过50米的地方下竿。
二、海底起伏剧烈,有大型沟崁、暗礁、洞穴可供巨鱼躲藏的地方,绝对要比平坦单调的地方有希望上大家伙。
三、鱼类活动跟潮水的关系十分密切,钓重矶更是要靠水流带走饵的味道、引来觅食大物,所以钓场必须有很强的潮流。对于那些动也不动的一滩死水,你就不要有什么指望了。再者就是要观察黑潮的动向,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一般来说,黑潮越接近陆岸,钓况就越可能理想。
四、为了下竿、搏鱼和起鱼的方便,钓座应为陡峭且有恰当高度者,坡度缓和的“拖坪”不行,高度达两层楼以上或低得不到2米的位置也不适合。
五、有众多杂鱼之处,通常要比场面冷清的地方有利。许多重矶客都说,当他们利用等待的空档玩浮游矶钓时,假如鱼群忽然全部消失,那么接下来就很有可能看到一块“暗礁”浮起——当然那不是真的暗礁,而是那种硕大无比的巨物,它就是因为受到各种小家伙抢食的刺激,想跑过来看个究竟的!
重矶装备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