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习惯用几号竿、几号线垂钓?还是说,会看场合机动调整所用的家俬?
许多矶钓初学者都对这问题感到疑惑:为什么各种用具都要分那么多号数?难道没有人想过,当要把这些东西应用到一起的时候,其排列组合上的变化有多么令人昏倒?所以绝大多数刚开始接触矶钓的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装备,既省却了伤脑筋的状况又解救了荷包。
但不幸的是,越有经验的钓手多半都越倾向主张随机应变,也越会准备一拖拉库各种不同型号的家俬。
当然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有些看起来钓龄等身的人,不管到什么样的钓场钓什么目标鱼,都始终坚持使用某种固定号数的组合下竿?
其实这类人数量相当少,且他们的功夫往往相当高强,颇懂得如何凭一套装备吃遍天下(事实上他们也颇喜欢如此考验自己,并为此颇引以自豪!),所以我们偶尔会看到生毛带角之辈拿○‧六号竿配二号母线,既钓四指宽小雀鲷消遣又拼斗五十公分以上大黑毛。
可是呢,在他们进步到这种能够以气御剑、飞花伤人的地步之前,还是必须先学会看场合选用鸡丝头、必须先花很多很多时间去锻炼功夫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怨叹,媳妇熬久了终有成婆的一天,等你艺业精进到反璞归真之境时,用什么家俬也就都不重要了!(我在写什么呀?)
选用器材的原则
基本上,选用家俬时需要考虑风力与风向、鱼种特征(包括其食性、口的形状等)、鱼体大小、钓场地形(岸上、海底都要考量)、水流状态、标点条件(远近、深度等)、浪况大小、钓法类别、钓饵种类等等,以及同场下竿者多寡、使用何种钓法与家俬、施打诱饵的手法如何 etc.
很复杂对不对?没办法,钓鱼本就是一种玩物丧志的嗜好。我们就约略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好了:
一、在深度变化不够大的波蚀棚浅岸下竿时(譬如东北角香兰地区),往往需要把钓组往外「撑」出去或放流出去,才比较能够企及鱼只所在位置,且搏鱼时也常需避免线系被岩石割断,故应使用较长的竿子--譬如说二十一尺以上--才妥当。
反之,若在陡峭的急深海岸下竿(例如东引地区),好标点多半都贴在岸际,搏鱼时又较无挂底之虞,致使长竿不但显得笨重,更还有不方便把钓组维持在标点内的麻烦,所以十五尺(甚至更短)就够了。
二、当标点在矶际或近场时,通常目标鱼体不会太大,对母线长度的需求也并不夸张,因此能够容纳四号线一百米的中小号纺车式卷线器即已十分足够,但对本流型钓场而言,由于需要持续放线,且来咬的常常是大号尾长黑毛,甚至拉仑、红魽等「粗鸡丝」,是故具有缠绕五号线一百五十米以上实力的大力撸才够看。
三、就浮游矶钓的特征而言,母线最好选那种入水后会悬浮在海面下一、二十公分以内的产品(一般尼龙线多能达到此一要求),因为这种情况可使钓组较不受风的影响而产生你不想要的动态;但假如你玩的是沈式钓法(例如在钓组上挂了超量的咬铅以拉沈丹锥,或直接以沈水天狗浮标下竿)就不同了,此时母线必须能随钓组下潜,所以要有较大的比重才符合需要,可是太会沈的母线也不合用,因为那将使钓组乘流性大打折扣。(纯粹的碳纤线就不适合,必须找那种尼龙与碳纤混和抽制的钓线,才比较有可能适合所需。)
至于母线的颜色和号数,基本上以容易辨识、够力为选用原则,但也必须考虑抛投是否顺畅(太粗的线当然不好抛)、受风与流的影响会不会太大(这也是粗线的困扰)、与其它装备是否匹配(你总不能拿一号竿配八号线吧--除非那条线比那根竿子还贵)等等。在颜色方面,一般矶钓母线都做得十分醒目,这对掌握钓组位置、状态自是有所助益,但如果你用的子线不太长(通常一噚以下就算短了),就不宜采用太过鲜艳的母线,否则容易引起鱼只的戒心。
四、现代矶钓子线几乎都是用碳纤维(其实应说「氟碳树脂」才对,详见本刊一一六期「线县家族内幕大公开」)制成的,而且越新的产品越克服掉了线体太硬挺的缺点,所以其基本性能已相当可以接受,重要的是:该用几号线才恰当?
大多数钓者都主张子线号数不可大过母线,否则挂底时容易拉断母线,导致整套昂贵家俬(浮标、水中等等)随波而去。其实这样讲并不尽然正确,因为第一、相同直径的碳纤子线拉力值比尼龙母线大很多,所以即使拿四号母线来跟三号子线比,也极可能是母线先断。第二、通常在垂钓的时候,从竿尖到钩子这段距离内,母线的长度要比子线长得多,而尼龙线又是具备相当延展能力的,这使得它拥有比较宽裕的「缓冲」空间,故在受到大力拉扯时,即便是三号母线搭配四号子线,也往往是子线先断!
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不会啦!这是很正常的物理现象,也是那些仙角级人物敢拿○‧六号竿、二号母线去拼五十公分大红皮拢的原因--他们的子线很可能超过三号。
五、那钓钩又该怎么选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被冠上某种鱼类名称的钩型去钓该种鱼!所以黑鲷就用矶奴(黑鲷的日文发音)钩来对付、苦累(黑毛的日文发音)钩则当然是用来钓黑毛的。
可是要钓白毛、猪哥、黄鸡之类没有专属钩型的鱼时,该怎么办?也不难,你可以第一、就用前述两种钩子给他「准」过去!因为对一般人来说(所谓「一般人」是相对于「龟毛人」而言的),这两种钓钩几乎已能应付所有矶钓鱼种矣。第二、采用以下原则:会咬线的鱼使用钩柄较长者,拉力超猛的鱼用钩骨粗者,小嘴巴鱼拿钩腰窄的对付,吃饵龟毛的鱼以小钩子料理牠!
但有两个常常被忽略的小重点应该提出来说一下,那就是钩子的颜色和重量。
以颜色来说,基本上黑色、亚黑色(有一点黑又不太黑的那种)、金色、不锈钢色、茶色等,是普遍可见的钓钩外表,另外还有少数厂商针对矶钓需要,推出粉红色(号称南极虾色)、绿色(谓之为藻饵色)等稀有颜色。
跟钩身色泽最相关事项的就是钓饵种类,例如当你以南极虾下竿时,金色、不锈钢色、粉红色钩都算合适,钓菜时则应选黑色、亚黑色、茶色、绿色钩,否则会显得十分怪异。(试想:假如你是一尾大黑毛,在快乐觅食的当儿,赫然发现一坨绿色海藻之中藏着根弯曲的金色金属,你是会一口吞下它还是会掉头而去?)
在重量方面,通常钩骨越粗、钩身越大者,其重量也越重,这即表示它越容易下沈、越难随着子线自然漂晃,所以将越不适合用在流缓的场合;但换个角度来看,较重的钩子却比较能在急流里维持较佳深度,也更能迅速带着钓饵穿透杂鱼抢食水域,发挥狙击理想大物的效果。
浮游矶基本钓组配置
根据日本人的说法,使用浮标的矶钓方式共有三大基本仕挂,即固定式、游动式、移动式(此三者都是根据浮标在母线上的状态而言的),然后从这里面又衍生出二段式、阿达利式、双丹锥、子线浮标等等变化。不过为避免占用太多篇幅,本文还是锁定三个根本组合作一介绍就好了,其它衍生物请翻阅本刊一○七期「矶上物钓之超精敏策略」,里面有相当详细的说明。
一、固定式钓组--简单来说,如果浮标是直接安排在母线上某一固定位置,而不能自由上下跑来跑去者,就是所谓的固定式钓组。这种配置法可以单纯到只有一条母线、一个丹锥、一支插梢、一个转环、一根子线、一颗咬铅、一枚钩子,如此而已。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连转环都省掉了,而改用母、子线直接结的方式下竿;或也有连咬铅也不加,而改采承载力几乎为零的极轻敏浮标者。
在组合钓组的时候,此法浮标与钩子间的距离不应超过三噚,否则当收钓组上来换饵或搏鱼完毕准备下捞网时,浮标会被收得太过接近竿尖丝道环,使挤断竿节的危险性大为提高。而且,丹锥浮标是整个钓组上重量最重、体积最大的部位,如果它必须高高的顶在竿尖附近,子线、钓钩下垂的长度才不致太长的话,那么抛投工作势必会变得相当困难。
这种仕挂堪称所有浮游矶钓功夫的敲门砖,特别适合用在海水深度不大和鱼群容易被诱集到浅钓棚的场合,且由于浮标被固定在母线上,线系一有动静它就会跟着移动,因此普遍被认为是鱼讯反应最敏感、直接的钓组。
二、游动式钓组--相对于前项的将浮标位置固定住,所谓游动式钓组,就是允许丹锥在母线上有一段自由上下活动的空间,而依此活动空间之不同,还可有全游动与半游动的分野。
半游动也者,就是把丹锥浮标的活动范围用上下两个线挡拘束起来(其间距离可为几公分到四、五噚左右),用以搜寻钓棚深度在三噚到五、六噚(约五公尺到九、十公尺)之间的水域;全游动则是丹锥完全不受线挡限制范围(指浮标上方而言)的组合方式,但这并不表示母线上不能有线挡,而是说浮标上下两线挡之间的距离比实际垂钓深度大得多,使得丹锥的活动不致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全游动钓组的攻击深度并非能够无限延伸者,相反的,此种装置法也跟半游动钓组一样,通常仅用在钓棚深度约三到六噚之间的环境内,假如你需要把钩子搞到更深的水域去,那就得采用移动式钓组了。(但在某些极端特殊的情况下会有例外--譬如东引某些超深峭壁钓点,就可能需要以半游动或全游动丹锥钓组去钓超过十噚的水域。)
为什么全游动钓组也跟半游动钓组一样用在不太深的钓棚?这是因为它俩最大的差别在于操作观念与应付的状况不同,而非那个上方线挡的位置在哪里!
看倌有没有发现:全游动式钓组的母线是能够在丹锥中心孔内自由活动的,这就表示当你在操竿控线探寻鱼踪时,钓组的搜索范围会比较大;而相对的,当鱼来咬饵时,牠所感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小!可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全游动钓组显然受风浪影响较大,操作不熟练时也比较容易挂底。
反之,半游动钓组受风浪影响较小(必要时甚至可以加超量咬铅,使之成为沈式钓法),也比较不易挂底(除非上方线挡位置有误),但鱼只吃饵时通常需要拉动浮标,故其感受到的阻力会比较大,钓组搜索范围亦较受限制。
三、移动式钓组--讲到这个,我就觉得日本人实在该打 ASS,居然把「游动」和「移动」两个容易令人混淆的词汇,用来称呼完全不同的两种钓组,害得国内一狗票大师、名人、高手……通通「失察」,发表出一大堆会错意、表错情的「高见」,却跟其真正精神差了十万八千里,真是害人不浅啊!
移动式跟游动式的主要不同点有三个,曰:钓棚深度、浮标型态、钩子攻击范围是也。这三者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搞错了可就「抬」笑大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