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时钓起676尾鲫鱼,平均每小时225尾,最高时速249尾。这是湖北钓手邓刚在首届“老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上夺魁的成绩。有心人在现场做了如下统计:扬竿291次,成功率77.4%;其中上双鱼33次,入护25次,失误8次,掉鱼9尾。最快上鱼速度7秒,最慢21秒一尾。

    竞技钓鱼在速度上的突破必须把握三项基本要领:饵的配置,拉饵技术和引鱼高度。邓刚说:钓鲫鱼的技术不难掌握,要提高上鱼速度饵是关键。我的体会是兑水量要适中,饵、水比例约为1:1.2。临场拌饵时可备一个量杯或小容器,比如将透明的矿泉水瓶子截去一大截后用于盛饵盛水,以高度进行量比。我的配方比较简单,香卿一代1/2,香鲫二代1/4,老鬼5号麦蛋白纤维饵1/4,外加少量香源诱鱼剂和氨基酸。(旁白:配饵没有固定的程式,利用钓饵的不同成分控制兑水量使饵的!性状得到充分发挥是一般钩手容易忽略的。)目前,拉饵已经被大家接受,并成为竞技钓鱼节省装饵时间的有效方法,但拉饵的方法都以个人习惯在熟中求巧,要拉出合适的饵型,拉得双钩叉开得注意:1.翻过饵钵,使底朝上,左手攥饵团抬起,右手卡着坠使两钩落于钵底成平卧。2.落左手饵团盖住两钩,要尽量少压着子线,避免线上沾饵,这是两钩叉开还是并拢的关键。3.拉出时钩贴着钵底平行方向,钩与饵的接触面小,饵的粘钩位置集中在钩尖和钩弯前部,饵的体积相对要小一些;如果钩是由钵底向上直拉,饵就大了,显然不利于钓小鲫鱼。(旁白:同池竞钓,有的人一直困惑于上双鱼的频率大低,如果两钩同时上鱼则徘徊在150尾上下的时速能提高到170尾。其失误之一就是拉饵未得要领。)

    一般来说,钓手用惯了某一品牌的钓饵,会形成心理定势。从钓场的废弃包装看,使用各种品牌钓饵的人都有,添加剂也五花八门。但做为拉饵使用需要钓饵中含有纤维以及怎样拌饵才能产生适宜于钓小鲫鱼的纤维,邓刚说:能作拉饵使用的饵很多,除了“老鬼”香鲫、九一八,我还用过许多不同品牌的钓饵。不过,选择钓饵还要注意水质,有的钓饵香味比较清谈,在极少污染的水域诱鱼效果很好,而肥水池塘就要用浓香了。刚拌好的饵稀得像面糊,不能立即就拉,因为饵的内部形成丝状纤维要经过存伏,其时间在夏秋约3分钟,冬季延长到5分钟,要待粉料将水分吸足手感软硬适度才行。(旁白:钓饵的学问来源于实践,但饵的性状又有不同适应条件,“老鬼”杯比赛中,许多钓手一场比一场钓得好,从相差邓刚一半到渐渐迫近甚至想超过他,就说明认识水情是正确用饵的前提。邓刚之胜其实不在用饵,而是知水识鱼的必然结果。)

    在有人对“台钓”调4钓2提出质疑后,调标成了大众关心的话题,纵观“老鬼”杯比赛,除个别钓手坚持调4钓2外,钓目的多少已不能反应咬钩信号。对此,邓刚的理解是:空钩太多不一定都是标的原因,采用搓饵底钓时需要精确调标,钓浮、钓悬不能拘泥于调钓目数,要重视饵的形状和软硬,饵大,鱼嘴小,吸不进去;饵硬,鱼容易闹钩。所以,小鱼在中层的咬钩信号是不确定的,几乎看不到有力的一挫,只能从沉速异样去识别。为了获得比较明晰的信号,选标的要求是浮力适中,我用的是“达摩”2号实芯标,1号标太轻,钩的沉速慢;3号标下沉时有惯性,会形成反弹,容易惑乱信号。至于引鱼高度,是不能事先确定的,要从钩的下沉过程中寻找感觉,哪个深度上双鱼多就定在那里,因为只有鱼密度高的水层才有双钩的上鱼率。(旁白:悬坠的优点是可以自由控制钩的定位,由此而将鱼引到中层或上层,则咬钩信号也会出现相应变化,邓刚之胜在于经验。反之,平时训练环境的不同就是高手失利的原因了。)

    见识了拉饵在钓小鱼上的威力,也会使人产生一个疑问:用拉饵能钓大鱼吗?邓刚告诉我,他在武汉市的一次50余人参加的比赛中用“九一八”拉饵底钓,钓起的鲫鱼大多在半斤以上。全场只有他和一位同伴坚持拉饵战术,结果两人分获第一、第二。(旁白:拉饵既能钓悬,也能钓底,钓悬的条件是鱼的密度必须很高或相对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密度。拉饵底钓占先在饵轻,大鱼吸轻饵,入口深信号强,体现在标尖的反应起伏更大。)走近邓刚,又岂止是感受拉饵,相信池钓技术的发展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