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应变调标术。刚入门的台钓钓手常对台钓调标术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只掌握了基本调标术,能上鱼就自以为然了;二是认为钓鱼嘛,灵敏些总比迟钝好。实践证明,悬坠钓法由于专用的超长立标把传统的沉底坠“悬”离池底,并且重力浮力调配的极其精微,从而使露于水面的浮标随着鱼情、水情等变化,出现了变幻莫测的反应。台钓行家认为,浮标的调整均围绕着“迟钝”、“灵敏”进行(这一点,在上面介绍许银舟大师的调标技法时,实际上已部分地涉及到了。)但钝、灵总要以一个基本值来参照,从台钓所走过的发展历程看,基本是将“调4钓2”视为常规基本值(或称基准格式),其他各种调整均都相对其进行,比它灵了叫钓灵,比它钝了叫钓钝。最基本的应变调标术有以下四种:
调灵敏 钓灵敏 (兑敏钓敏)
调灵敏 钓迟钝 (兑敏钓钝)
调迟钝 钓灵敏 (兑钝钓敏)
调迟钝 钓迟钝 (兑钝钓钝)
为什么要有应变调标呢?这是由于气候、水情、鱼性的关系,正常调钓目数会有信号不准、影响上鱼的时候。有两种异常情况,即按常规值所调的浮标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
过于敏感:原因是该**的气温适宜,水质好、溶氧高,鱼胃口大开,发现鱼饵时咬口猛,靠近鱼饵时,冲力便使鱼饵移位,饵料尚未被吸入口中,浮标便正常反应了,但是扬竿不上鱼。或是一不小心把鱼引多了,再就是该塘从未被钓过,鱼不懂咬钩,只是推来推去,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信号混乱,扬竿放空增加。解决办法是将浮标调迟钝些:A、将钓目增加,即:在不改变“调4”的前提下,将钓2目改为钓3目、4目、甚至钓5目;B、如果不增加钓目,亦可以添加铅皮来减少“调目”,即:将原来的“调4钓2”改为“调3钓2”、“调2钓2”、甚至“调1钓2”,直至按正常讯号扬竿时上鱼为止。
过于迟钝:原因是该**气压低,或水温凉,以及水质不良、溶氧不足,导致鱼胃口不佳,摄食不旺,行动迟缓、咬钩轻,以常规基本值(调4钓2)调出的浮标反应不明显,鱼饵被吃光了还看不到。解决办法就是将浮标调得灵敏些,即:减少“钓目”,把原来的“钓2目”改为“钓1目”,甚至“钓水平”。或者是剪去铅皮增加“调目”,即:将“调4钓2”改为“调5钓2”、“调6钓2”,甚至“调7钓2”,直至上鱼为止。
这些钓法上的变化,在鱼吃食情况良好时并无太大差别,而在一些特殊场合里,钓法得当与否却会有极大不同。根据上面讲过的原理,我们可以看看各种钓法的灵敏度情况。
兑敏钓敏:在鱼饵重量允许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一类灵敏度高于正常值的钓法,从浮标到水线、铅坠、子线、钩绷得很直,钩上任何微小的动作标上都有反应。
兑敏钓钝:比如“调6钓4”就属于这类钓法,它的灵敏度接近于正常。从子线接近垂直程度上看,这种钓法比正常时灵敏度高,因为靠近标身的2目通常要比尖上的粗,可能相对于上面的3目甚至更多,这又使得其灵敏度低于正常情况,因而综合考虑后灵敏度接近正常。
兑钝钓敏:这类钓法的灵敏度要看“调”与“钓”的差值有多大,比如“调3钓1”,其灵敏度与正常情况近似,理由同兑敏钓钝。若差值小于2目,如“调2钓1”,灵敏度即低于正常。
兑钝钓钝:这是灵敏度最低的一类钓法,子线弯曲很大,如“调3钓3”,甚至“调3钓4、5乃至钓6”等等,都属于兑钝钓钝。
应当指出的是,钓友们一定不要陷入一种误解,以为“调目”留得多就灵敏。灵与钝主要取决于“调目”与“钓目”相差多少,相差大就灵敏,相差小就迟钝。如果把2目的差值作为基数,“调目”与“钓目”相差超过3目即为钓灵敏,相差少于2目即为钓迟钝。在小鱼闹得凶、鱼超常活跃的情况下,钓灵敏会使浮标信号相当混乱,扬竿放空概率大增。此时,只有“钓钝”有效,有的钓友甚至“调2钓5”、“调2钓6”----可谓超钝,见到讯号基本上就是有效咬钩,不会再为混乱信号困扰了。
以上是依据“调目”、“钓目”的差值来划分是“灵敏”还是“迟钝”,另有意为更多人所接受、采用的方法是只单从钝“调目”直观地划分灵敏与迟钝,以“4目”为分界,调5目、调6目即为灵敏,调3目、调2目即为迟钝。当然,这样看虽过于简单,但却不无道理。因为台钓标的苗子,上下是不一样粗的,尖上细、根上粗,直径会相差1倍多。那么这样来看,“调6钓4”与“调3钓1”虽然相差值都是2目,但“调6钓4”所差的2目是根本的2目,“调3钓1”所差的2目是尖上的2目。根上2目与尖上2目,浮力相差甚远,当然,与之相应的敏与钝程度也绝对不会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兑敏、钝的时候,要将“绝对‘调目’和‘差值’划分”,两种参照法糅合到一起,综合加以考虑,方会全面。
当然,应变调标术按4种来划分也许分得过细,专业性未免太强了。所以,通常情况下就分成两种:钓敏和钓钝,即足可以了。下面,具体说说如何应变,选择最佳调标法。
何时须“钓敏”呢?碰上雷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鱼胃口不佳,或是初春深秋出钓、水温寒凉、鱼行动迟缓、身子硬、咬钩轻,以及肥水塘溶氧不足、鱼摄食不旺的情况,按常规基本值“调4钓2”去钓,很可能鱼咬了钩、吃了食,标上却没有反应或信号模糊,看不出明显反应。就需要“钓敏”了,把常规的“调4钓2”改成“调5、6钓1或半目”。这样调标,灵敏度明显变高,鱼咬钩吃饵动作再轻微,浮标也会有反应了,而且,先前的模糊信号也就会成为明显的下挫顿感信号。
何时须“钓钝”?气温适宜、水质好、溶氧量发高、鱼胃口大开,极为活跃,靠近鱼饵时尚未吸食,冲力和负压紊流已使鱼线乱动、钩饵移位,尤其是一不小心把鱼引多了,撞线擦线、推碰钩饵,浮标信号会十分混乱,按标讯提竿,十有九空,不上鱼。或者是小杂鱼捣乱,也会造成扬竿放空增加。解决办法,就是“钓钝”。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在人工放养的鱼塘,因为钓鱼的人多,鱼被钓滑了,变得很精,吃饵时不再是见饵就吞,已经有了多种试探方法,确定没有危险后,才小心翼翼将饵吸入口中。即使吃到嘴里,稍有异感也会立即吐钩。钓这类塘的鱼,浮标信号模糊且混乱,常令钓者无所适从。采取“钓迟钝”的打法,将“钓2目”改为“钓5目”甚至“钓6目”,浮标调钓如此迟钝,只要将其百般试探后吞钩吃饵的信号抓住,提竿基本中鱼。
需要说明的是,调迟钝是,因子线打弯,所以鱼吸饵瞬间造成的“有力一挫”信号相当少多了,明显的闷标或送标相对增加。该用这种调标法,垂钓方法也与之相适,方法是:抛竿后,当主线与钩饵成一直线下落时,将手臂一伸,超过竿架,等浮标立起来,将主线压入水中,不要急着回拉,等浮标降至5目6目时,慢慢将主线拉回3厘米左右,然后拉一次,放一次。钓6目,拉回时是2目,放回时复归6目。往往在拉引过程中就会有鱼咬钩,浮标有力一挫甚至拉没水中,及时提竿,即可中鱼。这种钓法实际上是一种引逗钓法,用于职业养鱼池钓滑鱼,非常有效。
下面,谈谈初学台钓者选用哪种调标法比较好。据我观察,许多“台钓”学习者只有一支标。为求能适应各种变化,唯有调整标目一法,他们对标的4种调整方法体会最深的是“调灵敏钓迟钝”。原因是这种调整目视清晰并与传统钓技的调标法接近。其次,在掌握了“台钓”标的工作原理后,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是“调迟钝,钓灵敏”,即“调”的目数和“钓”的目数都少(比如“调3钓2”或“调2钓1”)。但对初学者来说,这种钓法恰恰是不易掌握的,因为调目越小,失饵后的浮升过程就越短,反应于标尖的升降幅度也随之缩小,使人常常不易判断钩上是否有饵,因而空钩待鱼的情形明显增加。并且由于调得钝,鱼摄食时,标上也相应难以有大幅度的信号反应,这无疑又增大了观标难度,错失提竿时机的概率又相应增加。所以,初学者以为这种方法比较好掌握,殊不知这其实是趋难弃易了。随钓技的精进,我们会更进一步发现“调灵敏,钓灵敏”和“调迟钝,钓迟钝”的钓效更好,但人们不取它,是因为这后两种调标法的信号反应更不好掌握。调标的科学性在实践中的理解既要摆脱传统钓技的视目习惯影响,也不要过分急迫地掌握它的全部内容。
“引鱼”------致胜关键
台钓大师一致认为“台钓”中钓鱼重要,引鱼更重要。全程持续引鱼是台钓“三大技术”之一,也是“台钓”最重要的致胜关键所在。前面说过,台钓是“钓引合一”,垂钓过程亦是引鱼过程,不专门制诱饵打窝子,却胜似专门打窝子,“引鱼”技术已成为一大研讨课题。颇具钻研精神的南方台钓高手朱家明总结出几种引鱼法,很有实战价值,这里荐予广大钓者:
(1)窝引。钓赛规则不允许用工具等打窝,但不等于不能做诱窝。开赛时,如混养池视鱼大小或密度,以钩挂法下足乒乓球般大团饵以诱鱼汇集。若在高密度的职业池竞赛,窝引的饵量有指甲大的两粒就会超量而把鱼引乱。
(2)逗引。这里将逗引,不是指传统钓中的逗引鱼咬钩,而是开始开始施钓的前几竿在见标有反应鱼快吞饵时,故意扬空竿,使钩上的料饵散落。这样,只吃到“雾化饵”不过瘾的鱼儿见到此后落下的饵料就抢吞。行家们称“逗引”的目的是把进窝的鱼“引凶”。
(3)鱼儿密度不到位----持续引。所谓引鱼密度到位,按台钓高手的概念,即在鱼密度较高、气候、鱼情正常情况下,抛竿后,饵钩到底稳住,5秒钟内浮标应有摇摆、上下缓缓浮动、咬钩等信号反应,若钩饵落底1分钟后浮标还纹丝不动,说明鱼儿没有引到“位”。遇此,钓手应每分钟一竿不停,持续向钓点投饵,饵粒可稍偏大些。笔者曾在一次邀请赛中,由于抽位差,前两个小时未钓上鱼,坚持“持续引”,直到最后20分钟,引来一群鲤鱼连续咬钩,获重5千克多,跃居第一轮第二。
(4)鱼儿引得太多----暂停引。钓赛设在精养池和商业池中,一不小心就会把鱼引得太多,反而钓不上鱼。这时池中明显反应是:当抛竿后,钩饵快到底时,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鱼星或窝区鱼星层层,但不咬钩。浮标信号乱而多、上鱼少,这是饵料下得太多所致。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暂停“引鱼投饵”,只用稍硬些的饵装钩或上单钩垂钓。二是双钩装加黏饵在窝区外钓,暂停向窝区补饵。三是起敢停钓一会儿,让鱼群把窝中余饵吃掉大部分再钓。
(5)钓大鱼、攻小鱼----大饵、小饵分别引。大、小鱼因消耗能量差异,平均进食量也不相同。据试验,一条2千克的大鲤鱼,食期2分钟内可进食0.1千克。钓赛中要争总重量好名次,钓手开始时的“窝引量”应为钓鲫鱼用量的5----10倍,且每竿装钩饵粒也要增大。如以尾数计成绩,战术上以钓小鱼为主,“引窝”要小。钓“片子鲫”装钩饵粒只能绿豆般大为佳。
(6)低温、新塘钓----荤、素、活饵结合引。初春及冬季,水温较低,用台钓法参赛,若引鱼技术掌握不好,往往比不上老传统上鱼多。原因是,新陈代谢缓慢期,鱼类更需要补充少而精的蛋白物质,对素饵粉料很少问津。此时“窝引”料中应加入些红虫、活小蚯蚓。钓赛规则允许时,钩装“一粉、一虫”效果更好。“新塘”常指初次用粉饵钓赛池,由于鱼儿还不习惯吃粉类饵,故同样要按上述方法“做窝、引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