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的钓友发贴,问及台钓饵料方面的问题,要系统地回答有难度,只好将珍藏的东东与大家分享…………
台钓用饵基础
1、台钓和传统钓的最大区别是用饵
不少钓友认为,台钓就是细线小钩悬坠钓。其实,我们认为,台钓的精髓,是合理、高效地使用饵料。在垂钓过程中,钓手们通过连续抛竿,窝子里的饵料连绵不绝,饵料能持续、高效地发挥作用。而传统钓法,多半是一次打窝,发窝后钓鱼,经常出现饵料有时多得吃不了,后来又没有吃的而跑掉。
2、台钓特别讲究饵料的状态
饵料状态,是竞技钓手非常重视的问题,台钓或竞技钓手,往往通过调整饵料状态,来适应不同的钓法。所以我们在配制饵料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鱼上的快慢,鱼的大小,天气情况和鱼的活跃程度,杂鱼多少,是否需要逗鱼?
饵料状态是个综合指标,主要表现为饵料的松散程度、饵团大小、残留物多少和饵料的比重。我们在垂钓过程中,要善于根据鱼情,选用和调整好饵料。
3、雾化和化散
雾化和化散,都是饵料在水中散开成较小饵粒的现象。它们的区别,只是饵料散开后的颗粒大小不同。雾化,是指颗粒很细、比重很轻、接近粉末的饵料在水的中上层散开;化散,多指颗粒相对较粗、比重较大的饵料,在水底层散开。台钓饵料诱、钓饵一致,具有较好的雾化和化散特性,这是它和传统钓最大的区别。
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鱼对来自上方的敌害看得很清楚,对来自上空的雾化有很好的视觉。饵料的雾化,不仅可以让饵料快速化散,快速刺激鱼的味觉,还可以通过鱼的视觉诱鱼。
雾化强烈的饵料,在快速垂钓时很有用处。但是,鱼一旦变猾,过度雾化的饵料,往往会在鱼还没有将饵料吃进去时就完全脱落,有效诱鱼成份会在钩饵下沉的过程消失殆尽。所以,我们在垂钓中,要对饵料的雾化作适当调整。
4、雾化不能过度
台钓时,特别是在拉饵台钓时,饵料的雾化相对较大。但是,饵料的雾化,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说,浮钓、鱼上钩很快时,雾化大一点;底钓、鱼上的慢,饵料雾化小一些,钩子到水底后应有比较适当的残留。
鱼饵厂家在制造饵料时,往往考虑了多种鱼情,给不同的饵料设定了不同的雾化状态和味型。但是,鱼情千变万化,我们在选准一种饵料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鱼情特点,使之既有很好的雾化,又有良好的附钩性,钩饵到达水底后仍有相当合适的残留。
5、怎样控制雾化和松散度
控制饵料雾化和松散度的方法很简单:开饵时搅拌次数多一点,上搓饵时搓的力量大一点,就能减少雾化或松散度,反之会增加雾化和松散度。
不同的饵料,其本身也有不同的雾化。此外,还可以选用增加或减小雾化的饵料。
和速胜者类似的饵料,是以膨化马铃薯粉为主原料自作的,特别松散,比重很轻,雾化很强,很适合浮钓。此类饵料在用于底钓时,往往是针对鱼摄食很轻的鱼情,比如气候不佳、钓鱼比赛后期。
薯诱和薯诱2#,是膨化红薯粉做成的,诱鱼效果很明显,但它的黏度特别大。在增强饵料诱鱼力的同时,也会增加粘结力:添加量越多粘结性越强,饵料的雾化也会越差。因此,在用薯诱、薯诱2#配制拉饵时,它的用量最多不超过10%。
6、拉饵的附钩性能
初学台钓,很多人会担心松散的饵料脱落,或虽未脱落,却不能顺利降到预定的层次。其实,松软的拉饵,由于饵团内部有丰富的网状结构,会有很好的附钩性,抛竿时饵料不会轻易脱落。关键是饵料的状态和抛竿力度要配合好。
拉饵的附钩性能,主要受拉饵团内部的网状结构影响。而影响网状结构的主要因素受制于四个因素:温度、拉丝粉(小麦蛋白)含量、基础饵料颗粒大小、开饵手法。
低温、拉丝粉少、基础饵料粒度比较小,饵团出丝会比较少而缓慢,附钩能力很差。像蓝鲫2#和旺鲫2#,它们本身有非常合适的拉丝。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开出可搓可拉的状态。气温很低时,我们在和饵时只须多搅拌几次,或者在和好饵料后,把饵团稍稍团紧几次,就可以加快出丝,加强饵团的附钩能力。
初学拉饵钓的钓手,常犯的错误是抛竿用力过猛,饵料脱钩或即将脱钩,鱼稍稍一碰就脱钩了。浮漂有动作,饵料进了鱼口,而钩却被拉在外面,就是不上鱼。所以新钓手在练习拉饵或搓饵抛竿时,饵可以适当硬一些,适当增加拉丝粉。
7、怎样控制拉饵大小
气温高、饵料颗粒粗、拉丝粉含量高时,拉出的饵团比较大。同样一团饵料,向上拉饵团比较大,平拉饵团较小。蓝鲫2#、旺鲫2#、四季通是可以直接拉出大饵团的饵料,通用·可揉、大荒食等等,是添加适量拉丝粉就能拉出大团的饵料。
休闲垂钓和竞技钓混养时,拉大饵团好处很多:可以在垂钓的过程中及时、足够地补窝,钩饵到达所钓的层次后钩子上还有适当的残留,可以抵抗小杂鱼的骚扰,专挑大鱼钓。
8、立体雾化,残留恰到好处
雾化强的饵料,一般具有比重轻、颗粒细、钩上残留物少的特点,适宜浮钓。用这种比较松散和轻盈的饵料,在水中容易出现一片雾状的饵区,扰乱鱼层。
旺鲫2#、十三快、红鲫和黄鲫有合理的雾化和适中的比重,钩子到达钓层后,也有恰到好处的残留,浮钓底钓都很不错,不不会出现乱层。像蓝鲫2#这类大比重、粗颗粒饵料,在水上层也有雾化,这是蓝鲫2#的一个鲜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