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从一九九六年开始研究“竞技钓鲫法”,到二零零年开始推广“竞技钓”(竞技钓鲫法简称),当我每每向学员们讲述起“竞技钓鲫法”的时侯,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台钓”,如果没有昔日的“台钓”就没有今天的“竞技钓鲫法”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我是怀着对往事的追思,对在大陆推广“台钓”的台湾前辈们的祟敬心情写出以下文字的。

    “台钓”对中国钓鱼运动的巨大贡献 二十年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钓鱼运动也迎来了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的春天。台湾钓鲫法,简称“台钓”的出现,为中国的钓鱼运动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同时也唤醒了半睡眠状态的中国钓具业。如今“台钓”已不再神秘,连偏远山区的钓鱼爱好者都在享受着台钓为他们带来的乐趣。 由于“台钓”的传入,为祖国大陆几十年不变的传统钓格局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这种悬坠底钓术的普及和发展,全国的垂钓人口在直线上升,并强力带动了中国钓具行的飞速发展。

    时至今日我们对那些最早在内地辛勤传播过这种悬坠底钓术的台湾钓界前辈们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并建意将他们的名字记入中国钓鱼史中以示表彰。 特别是已故的廖心阳先生,现任东峻钓具公司董事长的萧春平先生,南北钓具公司董事长的廖大山先生等等,他们为向内地传播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都曾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正是在他们的“精播细种” 下,“台钓”在内地才能得以落地生根,广为流传,如今“台钓”在喜爱钓鱼的人口中已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随着“台钓”的推广,也激活了中国的鱼具市场,为更多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应该说“台钓” 对中国钓鱼活动是功不可没的,所有最早从事过传播和推广“台钓” 的钓界前辈们永远值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尊敬。

    “台钓”名称的起源 “台钓” 是“台湾钓鲫法” 的简称, 按传入中国大陆时的技术特征讲,属于钓鲫方法中的一种悬坠底钓术。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台钓” 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钓鲫方法,早在五十多年前日本就有介绍这钓法的书籍出版。台湾的钓鱼人后来借鉴、改良了这种钓鲫法,并逐步在台湾流行起来。内地的钓鱼人接触这种钓法的初期,对它很陌生,甚至觉得神秘,更无人能为这种钓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也不知道如何去称谓它。当时在内地传授这种钓法的台湾钓界人士对这种钓鲫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有人曾为它起过一些名字, 像什么“太空必钓术”、“幽灵必钓术”、“呼吸钓法” 等等, 但这些名称起的过于玄虚或叫起来有些绕口,并不被内地钓鱼人所接受。

    由于“台钓”是由台湾钓鱼人开始向内地传授的,后来大家也就顺势称它为“台湾钓鱼方法”。《中国钓鱼》杂志后来把它简称为“台湾钓法”。大约在九二年,“台湾钓法”最终被“惜字如金” 的北京钓鱼人一锤定音称为“台钓”并逐渐在全国叫响。

    台钓的技术特征 现在看来这种被称为“台钓”的钓鲫法同内地流传已久的钓鲫法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铅坠不落底。而铅坠悬垂的原因最早出现在日本时,是日本的钓鱼人,为对付喜欢吃离底食的日本本土鲫, 迫使钓饵离底的一种被逼无奈而为之的办法。谁料想,恰恰是这种不经意的改变,为钓鲫术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斩新的基础。

    聪明的台湾钓鱼人从日本的悬坠钓鲫术中得到了启发,在浮标的设计和使用上更加注重利用浮力的平衡原理,在用饵和操作手法等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为国人钓鲫术的发展续写了新的篇章。

    “台钓” 同内地的传统钓鲫法相比,它的先进性就在于科学地运用了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原理。主要表现在:为浮标加载配重时,把浸入到水中的线组的所有配件(饵、钩、连接环、铅坠、铅坠座、太空豆、插标座、子线、大线),产生的全部重量,统统做为平衡浮标浮力的重力来计算。 也就是说“台钓” 是利用线组的整体重力来平衡浮标的。铅坠在这个平衡体系中除了起到稳定浮标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微量加减自重(铅重、饵重、钩重等),修正浮标平衡点,起到调节整体平衡的微调作用。这样钩饵(钩饵,指钩和钓饵的组合)就不象传统钓那样,独立于平衡体系之外,而是成为这个平衡整体中的一分子。 台钓的平衡体系中,由于钩饵的重量被浮标的浮力充分平衡, 钩饵处于一种如同“失重”的状态,这就大大提高了钩饵到浮标的整体灵敏度。在一般情况下,地面几乎不承担钩饵的重量,既使钩饵轻触底,也只是承担其部分重量,除非钩饵完全不受子线的牵制自由卧底时,地面才承担它的全重。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