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的诱饵
台湾钓法中的诱饵有何特点?
传统的鱼饵分为诱饵和钓饵,先撒诱饵做窝诱鱼,再用钓饵引鱼上钩。台钓中则把这两个步骤合二为一,既是钓饵又是诱饵。台钓中的鱼饵多为粉状,揉成小团后挂上鱼钩,亦可挂上蚯蚓、蛆等小动物。粉团的软硬亦有不同,在刚开始垂钓时应和制偏软的,这样溶水快,可充当诱饵吸引附近鱼称前来。垂钓一段时间后,应选用稍硬的粉团,这样保持持久,利于鱼儿吞钩。
台钓中的鱼饵最好在商店购买,因为台钓对鱼饵要求高,需专门配备,对于不同的鱼种,需各自具备香、腥甚至甜味。
粉状的鱼饵需垂钓者自己揉捏,可捏成圆形、圆锥形、圆柱形等。不论制成何种形状,需要符合这样一些原则:
第一,鱼饵的大小要合适,需与浮、坠等浮力合理配比;
第二,软硬要合适,水与饵的比例约为1:1,揉搓成小团后在空气中放置4分钟-6分钟吸收空气后再使用;
第三,钩尖应在鱼饵正中,钩底应与饵持平;
第四,不能使用和制太久的粉团。尤其夏天粉团在空气中发酵很快,应当场炮制及使用。
怎么用拉饵
现在的鱼饵大部分都是复合型鱼饵,也就是色,香味具全,适合拉饵用的有老鬼的战斗1,和战斗2,这两样中的拉丝粉含量很高,比赛的时候直接对水就可以用了,饵水的比例大约是1:0.8;味腥香。其他的还有上海海狮出的倚天剑,丸九的丸3,丸5,四季小麦蛋白饵,@21等等。单纯是拉丝粉的有龙王恨出的竞技用拉丝粉,老鬼出的纯小麦蛋白。竞技钓鲫适合用竿3.6米。(转)
其他像918一号和2号,还有大比重918一号和二号,也可用做拉饵,不过这其中的拉丝粉就少的多了,在浅水水域用做拉饵还行,在深水就不行了。还要添加些虾粉和其他的添加剂以增加味道。必要的时候,深水钓的时候,再多添加一些老鬼出的《纯小麦蛋白》,包装袋后面有使用的说明。钓之前,把获好的拉饵,用双钩拉几下,放进小水桶中,计算融化的时间;你的心里就有个大概了。不过用拉饵钓鱼是在鱼多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的,尤其是野钓的时候;再一个钓久了容易照成鱼上浮索饵。
线组:1到3两的鲫鱼,0.6号大线,0.2或0.3号脑线,1号大一钩或者是2号鱼钩。3两以上的鲫鱼:0.8号大线,0.4或0.5号脑线,3号.4号钩,可直接飞鱼上来进鱼护。在鱼多的情况下,用拉饵效果很好,还有浮漂;钓鱼郎出的舞姬竹脚粗身或细身硬尾浮漂,在浮漂翻身后下沉的时候,你就可以观察信号了。比如突然加速,或者停顿不下这都是鱼儿吃饵给你的信号。
台湾钓法之调标法 新華釣魚會主席 李志豪
“調四目,釣二目”,是台灣釣法在正常情況下的浮標調整方法之一,而在不正常的情況下,比如天氣變化,魚性反常,又怎樣決定調和釣之目數呢? 共有兩種調整方法,即;過於靈敏調整法和過於遲鈍調整法。記住,台灣釣法是千變萬化,當中含有很高的智慧和技巧,不容小觀!
例如魚兒靠近魚餌,有時會將魚餌移位,浮標就會左右擺動,這是魚將魚餌吸在咀唇外面往上頂,這時的浮標大都因為靈敏性過強,穩定性較差,要增加它的穩定性,由過於靈敏改成遲鈍或過於遲鈍,可將原來的釣二目改成釣二目半或釣三目、三目半甚至四目; 或者增加鉛片重量,把調整的目數減少,直至上魚為止。
又如,由於魚的胃口不好,或是魚餌不合吃,魚兒吃食的訊號便很輕,魚餌被吃掉了的反應也很微,甚至沒反應,釣者不易察覺,這叫過於遲鈍。解決的辦法是;垂釣時要減少目數,或調整時減輕鉛片,增加目數。把原來的釣二目改成一目半、一目甚至釣平水;或者一點一點地剪去鉛片,使調整的目數增加,提高浮標之靈敏度,直到上魚為止。這是由過於遲鈍改為過於靈敏。
根據上述浮標的調整,可以出如下幾點結論;
調整時,水面上的目數越多越靈敏,目數越少越遲鈍。
垂釣時,水面上的目數越多越遲鈍,目數越少越靈敏。
越遲鈍,浮標反應不明顯,但穩定性好。
越靈敏,浮標反應很明顯,但穩定性差。
由於天氣、氣溫、魚性及水質的不同,浮標的調整便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不斷改變調整方法,以適應各種變化,具體可歸納為下列四種:
調靈敏,釣遲鈍.; 2.) 調遲鈍,釣靈敏.3.) 調靈敏,釣靈敏.; 4.) 調遲鈍,釣遲鈍.;這四種調整方法,由篇幅關系,只能作如下簡單介紹;
第一種 <調靈敏,釣遲鈍> 調整時,水上浮標保持在四目以上;垂釣時,水上的浮標要保持二目以上。
第二種 <調遲鈍,釣靈敏> 調整時,水上浮標保持在四目以下;垂釣時,水上的浮標要保持二目以下。
第三種 <調靈敏,釣靈敏> 調整時,水上浮標保持在四目以上;垂釣時,水上的浮標要保持二目以下。
第四種 <調遲鈍,釣遲鈍> 調整時,水上浮標保持在四目以下;垂釣時,水上的浮標要保持二目以上。
在垂釣實踐中,究竟採用哪一種調整法,則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否則,以上四種變化哪怕背得滾瓜爛熱也亳無用處
我对浮标的认识比较浅薄,感受中印象较深的是:碳脚实心浮标适合搓饵钓底;碳脚空心浮标作拉饵钓底钓效果较好;竹脚实心浮标因重心下移,作拉饵钓浮的感觉强于其它浮标。
调灵调钝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王志运
垂钓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漂调得很“灵”,只要鱼在水下索食,信息就会迅速地传递到漂上,漂就有反应,上浮或下沉,提竿得鱼。我曾有过一段时间追求把漂调得很灵,认为调得越灵越好,费了不少劲。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认识到,一味追求调灵是片面的,调“灵”与调“钝”,应该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而定,就是应该根据季节(气温、风)、水域(静水、流水)、鱼种(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鱼等)、人员(年轻、年老)来确定。分述如下:
一、季节(气温、风)的区别
(1)初春、深秋和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儿游动缓慢,不爱拿食、摄食时嘴张得小,动作轻微。漂应调“灵”。
(2)夏天天气闷热,水中缺氧,鱼儿不爱吃钩,摄食时吞吞吐吐。漂应调“灵”。
(3)鱼最适宜的水温为20~30℃,此时鱼儿活跃食欲旺盛,漂不要求灵,调“钝”一点没关系。
二、水域的区别
(1)在静水、清水、浅水和无风时垂钓,漂应调“灵”。
(2)在流水混水、深水和有风时垂钓,漂应调“钝”。
(3)在水草中垂钓,漂应调“灵”。
(4)在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塘),鱼被钓滑了,常会出现小漂现象,漂应调“灵”。
三、鱼种的区别
(1)钓鲫鱼、小白条等小鱼时,漂应调“灵”。
(2)钓鲤鱼、草鱼、鲢鳙鱼等较大的鱼时,漂应调“钝”。调“钝”时还可以隐去小鱼、虾抢食的轻微反应。
(八)
浮漂与鱼汛 台湾 陈平南
鱼讯的感应,直接影响到浮漂的反应,如何才能从浮漂的浮沉动作辨别鱼讯的感应,这就是值得垂钓者专心研究的问题。钓鱼,不但要懂得各种鱼类的习性,在垂钓时,更要懂得如何调整浮漂,而且也要从调整浮漂的情景、动态去了解浮漂在水面的动作,以辨别出鱼讯感应的反应,从浮漂的一举一动中,判断何时才是扬竿拉线钓鱼的适当时候。钓鱼虽然是一种休闲活动的运动,但是,想要在这项运动中有所表现,成为这方面的佼佼者,除了要具备先天优异的好条件外,还要配合后天的努力,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必须一步步地付出心血和代价。浮漂的选择调整和鱼讯的感应成正比,在垂钓前,对于浮漂的使用选择条件,必须要考虑到钓场的环境、水的深度、风力的强度、钓竿的长短和鱼种类的区别。水的深度超过1.5米以上,要选用长而浮力大的浮漂,风力强而钓竿又长时,也要使用浮力大的浮漂,摄食吃饵很谨慎、敏感的鱼,要选用轻型的浮漂,再配合母线、子线、钓钩,用最合适的结构组合使用。调整浮漂的方法,没有一律的规定,但要求精准,仔细研究起来,牵涉到许多原理,实在是一科高深的学问,譬如说:
一、自作浮漂的材料、方法、角度大小、体积粗细、重心及支点、中心点都不一样,承受的浮力也有别,同一个模型制造出来的塑胶成品浮漂,或多或少,免不了也会有一点点偏差,有的浮漂容易下沉,有的一碰便往上浮,同样的一个钓饵,挂在不同的浮漂上,入水的深度就有差别,对于羽根、木材、化学物品的材料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更谈不上重量统一、感度一致了。
二、钓者每个人调整浮漂的方法不同,承受感应的力点也不一样。
三、使用的钓线、钓钩、号码不同,厂牌不一,硬性、强度拉力不同,所承受的阻力也不同。
四、钓场环境不同,即使在同一池塘,其水深、风力、水流速度也会不同。
五、水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都可能影响鱼儿的胃口,即使同一种鱼用同一种饵,鱼儿吃饵的姿势动作也不一样。因此,要如何做精细的判断分别,垂钓者自己除了要知道各种原理、常识外,还要慢慢地去体验、了解、研究,才能一一分辨清楚。从物理学的原理来看,浮漂在水中受到鱼儿嘴部的吸力之后,挂饵的子线,会产生像钟摆一样的惯性运动,使露出水面的浮漂产生动作,可是空气和水都有阻力,水中的阻力更大,所以成了“受阻力的震荡”影响。震动快,震幅大,所受的阻力也越大,在一般营业性的池塘中所饲养的鱼儿,多数有被钓过的经验,吃饵的时候非常谨慎,动作小心,即使使用很灵敏的浮漂,也只能看到水面上的浮漂尾尖(脱普)微微地往下沉一点点而已。据有经验的钓者说:浮漂的最敏感点,就在整支浮漂三分之一的部位,也就是说一支全长三十厘米的浮漂,从浮漂的尾尖(脱普)量起,在十厘米的位置处(注:三十厘米长的浮漂,要配十二厘米的脱普),是这支浮漂最灵敏的位置(大概是在脱普的第六目颜色上)。通常钓鱼的人,在调整浮漂时,都采用“速成法”,也就是在还没有挂上钓饵之前,将浮漂的载重量先调整在浮漂全长的三分之一位置上,然后使用一枚钓饵碰地、一枚钓饵躺地的“共立法”方式垂钓。测探水深的方法是:将钓饵分挂在两支钓钩上,投人垂钓点的水中测量深度,这时候,因为已增加两个钓饵的重量,因此水面上的浮漂就会往下沉,如果粗大的浮漂尾尖(脱普),因为浮力强,因此下沉的刻画目数就少,如果是实心或极细管状的脱普,下沉的刻画目数就多,甚至整支脱普都会沉下水中而消失,这也就是表示深度还不够,只要将浮漂的固定点,用手轻轻地向上一次一次地移动,直到两支钓钩已挂上钓饵,而浮漂的尾尖(脱普)也刚好露出水面三分之一(第六目)时,就可以开始垂钓,然后再依照鱼讯的感应,配合浮漂的反应,将浮漂再往下移动,使浮漂的尾尖(脱普)刻画目数减少,直到钓到鱼为止。
(九)
我们在鱼池垂钓,通常都会在池畔听到一些钓友的对话,询问有关调整浮漂的事情,如:“老陈你空饵试几目?钓几目?”、“我空饵试六目钓三目”、“我空饵试五目钓二目”、或“我空饵试四目钓二目”等等,其实这些简单的速成法,只是一种“大概的调整”而已,因为每个人使用的浮漂长短、大小、粗细轻重量不同,张三使用的浮漂是三十厘米长,可以调空饵六目钓三目,但是李四使用的浮漂是二十一厘米长,如果也依照同样的方法调整,所承受的浮力和感应一定不一样,因此在调整浮漂时,一定要先了解浮漂的性能再做调整与修正,小心观察研判,才能精密的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分辨浮漂的浮沉动作,把握机会适时扬竿拉线钓鱼,这些都要具有好的视力、正确的判断、丰富的经验和快捷的反应动作,才能得心应手。浮漂的上浮或下沉动作,与调整的方法有极大的关系,鱼儿在吃饵之前都相当谨慎,往往会先用尾鳍把饵顶撞一二下,试试是否有危险,然后再以嘴唇试探,在吃饵的时候,绝不是张口吞食,而是像婴儿吃奶一样的吮吸,因此,如果鱼儿吮吸上面的钓饵时,由于钓饵与浮漂成直线状,两头拉得紧紧的,如受到外物的碰撞或吮吸,子线定会摆动,引起浮漂的下沉,如果鱼儿吮吸下面的饵时,由于子线比上面的钓饵子线较长,延长部分松松地躺在地上,当外来的力量加之与钓饵时,钓饵会有规律地跳跃,延长出来的子线很自然地向上抬高,因此浮漂就会向上浮,形成不同的反应,因此一些有经验的钓者,在绑钩子时,都会把金色的钩子放在上面,黑色的钩子放在下面,以便观察鱼儿吃饵的次数是上面的钩较多?或下面的钩较多?做为调整浮漂深浅的依据,及是否使用“共立法”或“单立法”的方式垂钓参考。以一般情形而论,鱼儿把饵吸人嘴唇内,如果发现饵中还有其它“东西”,马上就会吐出来,钓鱼的人必须要在鱼儿把饵吸人嘴内,刚要再吐出来之前的那一刹那间,扬竿拉线钓鱼才能成功,太早了,鱼饵还没有进入唇内;太迟了,鱼饵已被鱼儿吐出来,这样都钓不到鱼。视力好,反应快的人,配合丰富的垂钓经验,都能得心应手、操作自如,不过也有失手的时候,如果钓饵太硬、钓钩不牢,鱼挣扎几下子,便脱钩而去,有时发现浮漂向上急升或往下猛沉,那是鱼群的身体触到钓线,所以一拉九空,最多也只钩到一片鱼鳞而已。所以,当鱼儿用嘴唇在试探钓饵的时候,浮漂就会很明显地表示鱼讯的感应,灵敏的浮漂就会朝水面上升,或向下面沉一点点,或轻轻摇一下、回一下,这时你必须提高警觉,手握竿柄,眼睛盯住浮漂尾尖,全神贯注地等待下一个动作,当第二次又看到浮漂尾尖往下沉或向上浮出半目、一目或二目时,即使很轻微,只要有一点点动态,也就即刻运用腕力,轻巧地扬竿,使竿梢向上一弹,拉紧母线,就可以将吃饵的鱼钩住。钓鱼时,浮漂的动态,随天气的变化而改变,只要浮漂在动,就有钓到鱼的希望,有时候浮漂尾尖在水面上,很明显地下沉或上升,连连扬竿却钓不到鱼时,表示扬竿的时间不对,或是小鱼苗在戏耍水底的钓饵,只要使浮漂的上升或下沉次数增多到两三次或四五次时,再选择比较突出的反应扬竿就可,如果遇到气候不良,池内的空气稀薄,鱼儿懒散倦怠得不喜觅食,水面的浮漂虽然传来鱼讯的感应,但是连连扬竿还是钓不到鱼,这时候就要将浮漂往上或向下移动,使钓饵的位置、层次改变,如果这样还无法成功,就要将浮漂的重量增加,加上一小片铅皮,使浮漂的尾尖在未挂上钓饵之前,将它调整到第三目的刻画上,垂钓时从露出三目开始试验,或露出水面四目使用,这种调整法叫做“超载”钓法,因为天气不好,水中氧气不足,鱼儿不太活跃,吃饵时很细心,在吃饵前必须将钓饵玩弄很久后,才会上钩,而你的扬竿动作又快,耐不住浮漂一浮一沉美妙动态的诱惑,只得以此法垂钓之。一支标准的浮漂,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不管是以“共立法”或“单立法”方式垂钓,当钓饵入水之后,在一分钟左右,钓饵就会渐渐地溶化,浮漂也会慢慢地上升,等到两枚钓饵都化掉了,浮漂便全部露出水面,只要你稍加观察,就能分辨出来,哪一种情形是鱼儿在吃饵,哪一种情形是鱼饵在水中自然溶化消失
第六谈一下标,一支好的浮标对钓鱼起着很大的作用,标大致可分为,芦苇,巴尔衫木(轻木),孔雀翎,表尖又分为实心和空心。空心标尖有在沉浮力,适合鱼吃饵很疯狂时用,实心表尖没有在沉浮力,适合鱼吃饵迟钝时用,标身分为短,中,长三种,短身适合钓水面的片子鱼,中身适合钓半水和底层的鱼,长身适合到深水的鱼,因为长身的标在水中稳定性好。
休闲台钓,浮漂同样是个关键。我们不需要买几十上百元的台钓漂,但至少应该有一支不漏水、渗水很小的塑料风漂。在视力许可的情况下,漂尾尽量地细,直径最粗不宜超过2毫米。塑料风漂或多或少都会渗水,有的对浮力影响可达一目以上。为使漂浮力稳定,垂钓之前最好把漂在水中泡一夜,让它吸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