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目前淡水湖、库、塘手杆钓法,大都遵循“六物具”的原则,即杆、线、漂、坠、钩、饵。而台钓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杆钓法,因其科学而精确的六物配合,不仅在池钓中大显神通,也在各种静水体,如湖、库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80年代中期由台湾传入大陆,以其在池钓鲫鱼中的出色表现很快风靡大陆,成为竞技池钓鲫鱼的首选钓法。
二、 钓竿
1、钓竿的种类
钓竿的种类很多,仅以手杆而言,从材质上分有玻璃纤维杆、包炭杆、碳素杆,从用途上分有鲫杆、鲤杆、罗非杆,从使用环境上分有池钓竿、溪流杆,从收缩长度上分有长节杆、短节杆,从收缩方式上分有插节杆和拔节杆。
2、钓竿的调性和调子
钓竿的调性指的是钓竿受力后的弯曲程度,也就是钓竿的强度。根据不同的弯曲程度可以把钓竿分为软调、中软调、中硬调、硬调、超硬调、极硬调。调性越硬则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对鱼的控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大鱼遛疲,适用于需要快速提鱼上岸的场合。需要注意的是,太硬的钓竿由于杆体本身不易弯曲,如果在钓到大鱼的第一时间不能把钓竿抬起来,则会形成拔河的情况,结果是钩直、线断、鱼逃。调性越硬,需要使用的线组就越粗,钩也越大,对鱼的刺激也就越大,鱼就逃窜得越猛,断线的几率较高。软调竿则相反,由于竿体柔韧,力道轻巧,再加线细钩小,刺鱼于不知不觉之中,所中之鱼不挣不闹,三下二下领出窝,无声无息就进了抄网。一改硬竿中鱼那种狂奔急窜,人鱼较力,闹出哗啦啦一片水响的莽招式,变百炼钢为绕指柔,手感极佳。软竿拿大鱼,可谓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但大部分时间是鱼遛人,而非人遛鱼。软杆的缺点在于不能钓那种需要立即提鱼出水的场合,比如钓草洞;稍大一点的鲫鱼飞起来很吃力,必须使用抄网。
调子指的是钓竿受力后弯曲点的位置,根据弯曲点的位置可以把钓竿分为先调子、本调子、胴调子。若把一只钓竿均分为十等分,先调子的弯曲点大约在一等分或二等分,即常说的一九杆、二八杆;本调子的弯曲点在三等分,即常说的三七杆。胴调子的弯曲点在四等分或五等分,即常说的四六杆、五五杆。
3、台钓使用的钓竿
台钓使用的钓竿应该是炭纤维材质的长节杆,插节杆多用于比赛,若在野外垂钓,推荐使用拔节杆。因为野外的鱼大小悬殊,插节杆又多为超硬调,钓到大鱼时若第一时间不能把钓竿抬起来,则会出现拔河的情况,很容易将插节杆的第一节或第二节拔走,得不偿失。在调性方面,若钓明水,以偏软为好,软杆钓鱼,不仅手感极佳,且不易跑鱼;若钓草外或草旁,则以超硬调为佳,便于一次将鱼提出水,不会和草相绊,造成线断鱼逃。若到大水面去专攻大物,也以超硬调的长杆,比如5.4米或以上为佳。调子方面,如果不是去参加比赛,以休闲为主的话,三七调最好。至于杆长,若是池塘钓,以3.6米为佳;若是湖库等大水面垂钓,则以4.5米或5.4米为佳。
4、配件
配件包括支杆架、杆止、抄网、鱼护、椅子(钓箱、钓台)、量杯、和饵盆、小剪子等。其他可以不论,但支杆架、杆止、鱼护、量杯、和饵盆不可少。支杆架(含杆止)不仅仅是不需要用手端着杆而省力那么简单,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定位,将窝子定在支杆架的正前方,加上杆止的限自作用,可以将窝子控制在10㎝见方的范围内。量杯的作用是精确控制饵料和水的比例,以便于调配出状态合适的饵料。和饵盆要大一些,以直径≥20㎝,高度≥5㎝为宜。
穿在主线上的配件的先后顺序是(从连接杆尖的扣结开始):太空豆(用于定位)、太空豆(用于限制浮漂)、浮漂座、太空豆(用于限制浮漂)、太空豆(用于定位)、太空豆(用于限制铅皮座)、铅皮座、太空豆(用于限制铅皮座)、八字环,最后连上子线,整副钓线自作完毕。
三、 浮漂
1、浮漂的基本概念
可用于台钓的浮漂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浮体、示标、漂脚。主浮体主要由孔雀羽、巴尔杉木、芦苇等制成,外表涂有防水涂料;涂有多种颜色的示标又称示标杆、漂尾、漂尖,一般分为硬尾和软尾二种,硬尾由实心的玻璃钢制成,软尾由空心的比尼尔塑料管制成;漂脚插入浮漂座中,用以固定浮漂,主要有炭脚、竹脚、玻璃钢脚、钢脚之分。浮漂从造型上讲有细长型、大肚型、急收肩型等,越细长灵敏度越高;而根据不同的人的使用习惯及不同的鱼情、水情又分为炭脚软尾、炭脚硬尾、竹脚硬尾等。目前比较多见的浮漂有孔雀羽炭脚软尾、孔雀羽炭脚硬尾、孔雀羽竹脚硬尾、巴尔杉木炭脚软尾、巴尔杉木炭脚硬尾、巴尔杉木竹脚硬尾等几种,它们各有优缺点。竹脚漂翻身快,适于钓离底和半水截杀;炭脚漂翻身慢,适于钓底;孔雀羽稳,巴尔杉灵;硬尾因为漂尾细,相对灵敏,但鱼口乱及小杂鱼多时假信号也多,易空杆;软尾因为漂尾粗,相对迟钝,但假信号少,不易空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只浮漂能适应所有的鱼情和水情,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只浮漂已经足够。如果用熟了一只浮漂,能够通过它体会到鱼吃食进嘴的动作,那么就大功告成了。到了这个地步,什么竹脚、炭脚、孔雀羽、巴尔杉木、硬尾、软尾,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因此建议:找一只浮力大小合适,灵敏度较高,质量上乘的浮漂,用熟了,使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达到人漂合一的境界,再根据需要添置不同的浮漂。
2、调漂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如何调整浮漂,使鱼吃食的动作能够在浮漂上明显的反映出来,是能
否钓到鱼的关键所在,绝对不能马虎。
台钓的调漂有调目和钓目之分,调目即半水调漂时得到的目数,大概有不带钩调漂、空钩调漂、挂单饵调漂、挂双饵调漂几种方法,很难说哪种方法好,因为无论哪种调漂方法都可以钓好鱼。钓目即实际施钓时浮漂的显示的目数,根据不同的鱼情及个人的习惯可以钓平水、钓1目、钓2目甚至5、6目,并无一定之规。下面以图为例,讲解不带钩的调漂法。
为叙述方便,将浮漂、浮漂座、5粒太空豆、铅皮座、八字环合称钓组。调漂的第一步,如图1所示,将卷上铅皮的钓组抛入水中,注意水中的这一段钓线(水线)一定要小于水深,加减铅皮使浮漂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图中所示为5目;第二步,挂上双钩,把钓组抛入水中,观察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图二中所示为3目,即每只钩的重力等于浮漂1目的浮力,此目数即为调目;第三步,上钩挂饵,把钓组抛入水中,观察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图三所示为1目,即一饵的重力等于浮漂2目的浮力;第四步,双钩挂饵,放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2目,如图四所示,此时就是钓一饵落底,一饵悬浮;第五步,双钩挂饵,再次放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3目,如图五所示,此时就是钓一饵卧底,一饵轻触底;若再次放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4目,则是钓一饵卧底,一饵落底。
上面讲的仅仅是理论上的状态,实际上无论搓饵还是拉饵,每次挂钩的饵团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必然存在误差,因此上述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描述的状态也仅仅是理论上的。比如在第四步,上钩挂的饵较大,已经等于浮漂3目的俘力,此时钓2目会是什么情况呢?上钩已经落底,相当于浮漂1目浮力的重量已经被水底承担。因此,尽量使饵团的大小、重量保持一致,是正确判断钩饵在水中状态的先决条件。
总之,调的目的是为了钓,而调的关键在于控制钩饵在水中的状态,借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鱼情、水情从钓双饵悬浮一直到铅坠落底(跑铅)。如果选择钓底,除非特殊情况,以钓一饵落底,一饵轻触底为最灵敏状态。以鲫鱼为例,标准的吃食动作是低头翘尾,接近饵料,呼出口腔内的水或气体,然后把饵料吸到嘴里尝一尝,吐出,再吸到嘴里尝一尝,再吐出,反复几次,直到认为没有危险而且合口味,这才吃下饵料,抬头游走。反映在七星漂上的动作就是七星漂先点动几下,然后徐徐上浮(抬头游走时将落底的坠带离水底,浮漂自然上浮),此时提杆,十拿九稳。但台钓不一样,它在鲫鱼第一次把饵料吸到嘴里品尝的时候,无论吸的是哪一粒饵,都破坏了本来处于相对二力平衡状态的钓系,浮漂必然会移动,如图5,典型的动作是向下有力一顿,扬杆中鱼,因此台钓比七星漂钓法要快半拍。如果对鲫鱼吸食的动作缺乏了解,一味钓灵,使鱼饵着底的稳定性不够,甚至离底悬起,鱼吸饵时饵就会向前滑动,一次又一次的吸饵还是进不了口,就是黑漂扬竿还不中鱼。
浮漂的每一目都可以使用,只是有些目用得多,有些目用得少。比如在实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天热、气压低、水肥、受惊等原因,鱼变得有气无力,虽然出于生理的需要不得不吃食,但吃口却非常轻微。这时应该用比平时更细的线、更小的钩、更小的浮漂、更轻的饵,钓一饵卧底,一饵落底,或双饵卧底,看小漂,即浮漂轻微下顿2~3mm。如此,依上述的调漂法,钓一饵卧底,一饵落底时已经是4目,稍有风浪便休想看见小漂。此时可以采用带饵调漂法,即单钩挂饵,调平水或1目,挂双饵钓1~3目。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水肥、缺氧、鱼吃口轻,水底还有淤泥,此时若钓一饵卧底,一饵落底,则有可能陷入淤泥中,鲫鱼又没有拱泥觅食的习性,往往只冒鱼星不咬钩。此时可使用细条钩,较轻的饵,单钩带饵调2目,钓2目,确保有一粒饵不陷入淤泥中。
调漂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找底了。找底时需用大饵,大如玻璃珠也无妨。当浮漂露出水面一定底目数,比如2目,说明已经找到底了,但并不精确,因为水底多半有淤泥。再将2粒和实际垂钓时一样大小的饵抛入钓点,如果浮漂露出水面多于2目,则将浮漂向下拉,直到浮漂露出水面2目为止。依上述的调钓法开钓后,如果发现送漂多,说明钓得钝了,需要向下拉浮漂或者剪去一点铅皮。如果顿漂或者闷漂还是钓不到鱼,说明钓得灵了,需要向上拉浮漂或者加一点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