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度以上的桑拿天,估计着鲢鳙好上钩了。
这个小军,自打前年我俩探讨一次鲢鳙钓法之后,他就除了鲢鳙别的鱼不钓,可见鲢鳙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现在的季节最适合钓鲢鳙了,今天一时兴起,说说钓鲢鳙的事,以下的文字,菜鸟可以当入门指南看,老鸟当小学生作文打发时间,中鸟当靶子拍砖。
我以前不爱写技术方面的帖子,钓鱼的技术,一千年来基本没啥大的变化,都是老生常谈翻来覆去的磨叽,前两天一位无锡的老哥哥半夜跟我谈了好久好久的关于鲢鳙的钓法,今天有空整理出来,大家看个热闹。
然后就欢迎大家指正,咱们共同提高,有什么新点子我及时学习收纳补充,并说明参考文献来自哪位大侠。
1、鲢鳙的习性
鲢鳙,一个是白鲢,一个是花鲢,也叫胖(第一声)头儿。共同特点是有一张大嘴,吃饭的方法叫“滤食”
鲢鳙属于中上层鱼类,这句很好理解。
2、鲢鳙的钓法
最简单的说,跟浮钓鲫鱼一样,浮钓鲫鱼的招数明白吧?不明白就别往下看了,你太菜了。
钓鲢鳙跟浮钓鲫鱼的唯一区别是下钩不装饵。
鲢鳙是滤食,不是吃你的饵团,是在饵团下面吸食散落下来的纷纷扬扬的饵料汤。吸着吸着,就把下钩吸进嘴里了。
你看,钓鲢鳙就是这么简单。
3、钩子和钩距
我比较爱用伊势尼钩型,特点是钩柄较短,整体比较紧凑,想象中比较容易被鲢鳙吸进嘴里。从5号钩到8号钩都用过,效果差不多,重来没有被拉直过,顶多断子线。12号钩的线组也有两套,大概可能也许将来有一回一条三十斤的胖头溜到半道跑了,我就发疯了,这两套线组就派上用场了。
上面说鲢鳙是滤食,采取‘吸’的动作,所以,钩子越轻越好,去年旁边邻居花二十块钱买了一袋据说是钛合金的钩子,他用手掂量着说比普通钩子轻多了,我看了看他手上长时间握鱼竿磨出的老茧上的小小鱼钩,实在佩服他手掌的灵敏度。
鲢鳙在饵团下面吸食,这个下面是多么下面?不好说,一般4到8厘米的上下钩距都行。你要是想试试50厘米的钩距我也支持,螃蟹总得有人第一个吃,再者说了,钓鱼的境界是钓雨钓雾又钓风,不闲着就行。你要是真用50厘米钩距钓到了,麻烦你告诉我一声,我把这篇文字完善一下。
我还试过4个钩子钓鲢鳙,上钩装饵,下面钩距依次是4厘米。就是说最大的钩距是12厘米。效果咋样?缠线,4条子线缠的我脑袋都大了,一生气全剪断了。
4、主线和子线
我见过钓友用6号主线的,我平时用2号的主线,2号子线,其实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老梦想着和三十斤的胖头有个约会,否则不必用这么粗的主线,2号3号就足够用了。有个水库老板跟我说:“就你们这线,遇到二十斤的胖头,一摆头就得断。”这句话一直让我挺气馁的。
子线当然柔软一点好,容易被鲢鳙吸入呗。我试过用编织线,足够软,但就是双子线比较容易缠绕,也没感觉到多上多少鱼。
一般情况下,子线的号数要比主线的号数小,其实不见得。因为当主线和子线同一号数的时候,在瞬间受力的情况下,很长的主线的可能延展长度远远大于子线的延展长度,所以先断的还是子线。这句话在理论上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可以认为因为结节强度降低和反复磨损,同样线号,还是子线先断。
5、浮漂
简单的说,用长尾长脚大浮力的浮漂。
带饵调漂剩一目。饵化净后露出全部漂目。看你上饵大小的习惯决定漂目的长短粗细。我的饵一般有大红枣大小,所以用一支15目粗目的浮漂。
浮漂的选用还要遵循便宜原则,因为钓鲢鳙的时候抬竿一般比较猛烈,浮漂打到竿后断裂的机会多,我常用的两支浮漂一支十块钱,另一支二十块钱。当然,你硬是要用达摩也没人拦着,有时候我也用一只达摩,假的。
6、打窝子
钓鲢鳙要打窝子,要让垂钓水域都被食物化才能引来鲢鳙留住一群群的鲢鳙。
打窝子的材料首选豆腐渣,便宜、状态好。
发酵的玉米面也不错,再加点麸子,三者结合就是引诱鲢鳙的吉祥三宝。
开始窝要重一点,还要记住随时补窝。补窝的时候,就别太重了,鲢鳙这玩意虽然没有猴子聪明,但是对于噗通噗通的行为还是要条件反射逃避的。可以钓饵那么大的窝料一个一个的往里扔,反正也不上鱼,闲着也是闲着,扔着玩呗。上鱼的时候就别扔了,赶紧钓吧。
7、饵料的选择
还得再说一遍,鲢鳙是滤食!所以要求饵料雾化要好。所谓雾化就是饵料入水后纷纷扬扬不停崩落的样子。
所以玉米面也行、豆腐渣也行、麸子也行,雾化就行,前辈们就是这么干的。
现在有很多专用的商品鲢鳙饵料,按照说明用,都行,都比玉米面好。
开饵的时候顺着一个方向打几下就行,这里的“打”不是击打,是搅合的意思,然后放几分钟,再搅合搅合就可以用了,千万别像鲫鱼饵那样团成一团,就松散的放着。
8、钓多深
钓鲢鳙要钓浮,浮多少?从1米到5米都有,用7米2手竿钓鲢鳙的还没见过,估计很难突破6米大关。
但到底钓多深合适呢?鱼有多深钓线就应该有多深。
鱼有多深这事不好说,没有探鱼器就这事就真不知道,有了探鱼器这事也不准。一般经验来说,早晨赶在日出前到水库大坝,随着朝霞悄悄潜入水边,往水里扔一块石头能看见成群的鲢鳙跳起来,当然没有鲢鳙的水库除外。中午的时候,就见不到这景象,晚上要是水边没人,也许还能看见鲢鱼成群的气浮。
这说面一早一晚的时候鲢鳙是比较“浅”的,中午是比较“深”的。这是一个原则。
开始钓的时候可以钓的较浅,比如从一米开始,钓个10来竿,如果没鱼再钓1米5,依次类推直到你线长的终点。这是原则二。
多人同时垂钓,可以分别不同的钓深,看哪个先上鱼就像那个钓深靠近。这事原则三。
一般来说,越深钓的越大的可能性存在,这是原则四。
钓水下斜坡处有个特例,比如说大坝,一般都是30度的倾角,鲢鳙从5米深的远处而来,对于鲢鳙来说还是浮在水的上层,对于钓者,6米3的杆子也快钓底了,所以,在大坝上钓微离底也许是恰到好处的。这是第五个原则。
如果坐在一排人的水流的下方向,要比上游的人钓的深一些,这个上一集已经说了,算原则六。
关于钓深,没有更好的建议了,总之,不上鱼就乱调吧,反正饵料都雾化在自己的周围,就当打窝了。
9、我的改进线组
高速的饵料雾化速度,导致飞快的抛竿频率,注意力十分集中于浮漂,精神高度紧张,手不离竿,肌肉也十分紧张,会让人很快的——疲惫不堪!
一天下来四肢酸痛,晚上到家如一顿烂泥就失去了钓鱼的意义,尤其是让老婆觉得钓鱼是玩命就不好了,会渐渐的失去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支持力。
轻松愉快钓鲢鳙,改进一下线组。
在饵料的雾化融散过程中,因为鲢鳙饵料的松散特性,饵料会大块的崩落,降低了饵料的利用率,这个曾经拍过视频证实。尤其是在饵料雾化的最后阶段,经常突然崩落一半的饵料。
简单实用的解决办法是找一支圆珠笔,不是记录时间,是拿出里面的小弹簧,剪成一公分左右的长度。双子线穿过弹簧链接八字环,再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八字环上,弹簧和上钩的距离在4公分左右,下钩和上钩的距离也可以在4公分左右。
饵料上在弹簧上。
弹簧就如同建筑物的钢筋骨架,能很好的支撑整个饵团,饵料在雾化过程中均匀有序,减少崩落的机会,提高饵料利用率。其二,弹簧能结合较大的饵团,这样就可以减少抛竿频率,减轻劳动强度。
此时铅皮座和八字环紧挨着,对于一手拿铅皮座一手上饵的习惯很不舒服,可以上推铅皮座,推多高,随你便。
这套钓组仅需要很少的铅皮,因为弹簧是有重量的,饵团也较大。
饵团可以像大红枣那么大,我就是这么干的。在别人半分钟一次疲惫不堪的高节奏劳动过程中,我是两分钟才换饵,有时间悠闲的抽支烟。如果担心自己窝里饵料的溶解度,可以随时用手抛点饵料进去打窝。
鲢鳙在滤食的时候,嘴附近形成水流,把钩子吸进嘴里,因为子线的硬度和钩子的重量,钩子移动的速度要小于水流的速度,影响中鱼率。比铅皮座加弹簧更简单的改进办法是在钩子上挂一个泡沫塑料板上揪下来的泡沫小球。泡沫小球密度小,和钩子结合一起之后增大子线钩子这一系统的浮力,又因为体积增加受水流影响增大从而提高流动性,就是说,提高钩子进嘴的机会。
这一想法是我这个懒人在几年前发明的,悲哀的是,后来知道全国各地前后时间内均有类似的发明,所以我不是全人类最伟大的那个。但是,我们都是勤于思考推动人类进步,至少是推动钓鱼技术进步的一分子吧。
后来见过商品化的加弹簧的钓组,有点像爆炸钩的简化版,弹簧太大,子线较硬,钩子不适合自己的习惯。还是自己加弹簧更经济实惠。
10、锚鲢鳙
下钩用三本钩,锚钩,不懂?别问了,锚鲢鳙不是钓鲢鳙,基本就不属于钓鱼,我所不喜,不屑为,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