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十年开始,我国把翘嘴红鲌当作有害的凶猛鱼类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库限制其种群发展。该鱼生活于水体的上、中层,野生鲌鱼以肉食食性为主。我国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大致有七个品种:翘嘴红鲌、青梢红鲌、蒙古红鲌(俗称驼子鲌)、红鳍鲌、尖头红鲌等通称为翘嘴鲌
   一、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征
  1.栖息习性翘嘴红鲌是在湖泊、水库和外荡等大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成鱼一般在敞水区水体中上层活动,游动迅速,性暴,善跳跃;幼鱼成群生活在水流较缓慢的浅水区域。
  2.外部性状口上位,下颌坚厚而向上翘;下咽齿顶端略弯曲,鳃耙细长,鳏3室,中室圆大;从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腹棱,背鳍硬刺粗大;体背及体侧上部呈灰色,腹部银白色;体长而侧扁。
   3.食性
  (1)摄食频率高,在严寒的冬季及生殖期间都照常摄食。
  (2)主要以鱼类为食,食物选择性很强,多为中上层小型鱼类,如梅鲚、鲻、似鲚等鱼类。
习性:翘嘴鲌鱼总喜欢在面大水深的环境中生息,其活动范围较大,一天中除早晨9时之前,下午5时以后弱光时段中,摄食较为活跃外,白天在有日照时,总爱潜入深水中栖息。
翘嘴鲌以视觉捕食,发现可食之物后,会疾速地攻击目标,自下而上地一口咬住猎物,食物入口后,再辨别能否吞咽.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   体长,甚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为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很厚,且向上翘,口裂几乎成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至肛门间有腹棱;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
  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冬季,大小鱼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翘嘴鲌分布甚广,产于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台湾、珠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
  分布广,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江河、湖泊中天然产量不少。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其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热量116千卡,钙37毫克,磷166毫克,铁1.1毫克,核黄素0.07毫克,烟酸1.3毫克。东北兴凯湖产的大白鱼历来被列为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相传唐代有位皇帝南巡,御舟行至湖北江凌府界内时,忽有一尾大白鱼跃出水面,落在御舟之甲板上,只见鱼儿活蹦乱跳,阳光照射,银光熠熠,逗人喜爱。皇帝令御厨烹饪,品尝之后,对白鱼的美味大为赞美,从此,江陵府产的大白鱼就被列为贡品。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中曾形容“白鱼如切玉”,可见白鱼历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春夏季捕获之白鱼,全鱼可入药,其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等症有一定疗效。
翘嘴白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翘嘴白是一种水面鱼,嘴大贪吃,春未至秋初,喜欢在水面上追食虫蛾,夜晚食性也很强。晚上八时至十二时用活的虫蛾作诱饵,很容易钓到。这种鱼,其肉白嫩,味道鲜美。
  钓翘嘴白要用较粗的钓线,细了钓到大鱼易断线跑鱼,用十磅到十二磅的尼龙丝较理想。鱼竿以硬竿为佳。
可以用几款软饵路,也可以用活的蝼蛄,蟋蟀,蚂蚱,蟑螂或小飞蛾。穿饵时钩子不可进得过深,轻轻地在脊背和脖颈之间的软处向脊背方向挂住即可,挂深了虫子易死。
  垂钓时可不用铅坠和浮漂,只需手拿钓竿不时上下点动吸引鱼儿吃钩。当你手感竿梢微微颤动即是有鱼吃钩应即提竿,挂住鱼后慢慢拉上岸来。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钓到翘嘴白,而且还可以钓到鲶鱼,青鱼,鳊鱼和鳜鱼.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