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鲶又称塘虱、土虱和塘角鱼。胡子鲶的外形与鲶鱼、黄颡鱼极为相似,因其体色更接近于鲶鱼而常使人将它与鲶鱼相混。胡子鲶与鲶鱼的最大不同在于有4对触须,而鲶鱼仅2对,且背鳍、臀鳍几乎有体长的三分之二至一半。胡子鲶是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常见于我国南方各河川湖泊,栖息于河川、池塘、水草茂盛的沟渠、稻田和沼泽中的黑暗处和洞穴内,鳃腔有辅助呼吸器,能耐干旱,但不能耐寒冷。其体色棕黑,养于水缸等容器内会日渐淡化至土黄色。随着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由埃及等地引进的胡子鲶良种已在长江流域落户,成为池塘养殖的重要鱼种。胡子鲶行动活泼,气压较低时常跃至水面上下翻腾,喜食小鱼、小虾和各种死鱼的尸体,也食颗粒状的粮食饵。

  钓胡子鲶的技法比较简单,钓具也简陋。一竿、一线、一钩或多钩,或沉底或悬于中层,均可以钓到,且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池塘养殖胡子鲶多为单养,由于密度高,可以不使用诱饵。钓饵一般多用蚯蚓、肥肉、猪油渣等。胡子鲶和黄颡鱼一样,游动时摇头摆尾,除了在上中层水域咬钩时有含钩疾走的现象外,在底层咬钩与黄颡鱼相似,但动作的幅度要大得多。胡子鲶的活泼既表现在它不分水的深浅和层次胡乱咬钩,还在于它在底层活动时的分散,故钓点的选择比较随便。

  在池塘中养殖的胡子鲶,生长迅速,长15厘米的鱼苗,经过四个月饲养即可达到1公斤,大的可达1.5~2公斤。上钩后的胡子鲶挣扎猛烈,但向外或两侧的窜游能力有限,所以即使不善控鱼的初学者也可以轻易地将它制伏。自然水域中的胡子鲶具有较强的羞光性,故而太阳当头的大晴天是很难钓到它的。春、夏、秋三季中,夏季是钓胡子鲶的主要季节。在雷阵雨过后或连续阴雨的日子,它逆水而上,在河溪回流的外围浅水区觅食。遇有农田泄水而形成的小范围水质暂时混浊水区,胡子鲶便逗留不去,可以形成钓场。如雨后长时间放晴,胡子鲶白天活动减弱,主要摄食时间为夜间。夜钓胡子鲶多用手竿,方法与钓鲶鱼相同,饵也基本一致。胡子鲶的觅食除了依靠触须的探寻外,它对动物腐烂而特有的臭味极其敏感。夜钓时可使用腐臭变质的动物内脏,或发臭的猪骨作诱饵。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