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钓鱼人只想钓小鱼而不想钓大鱼,没有一个钓鱼人不想把所上钩的大鱼钓上来。即使要放生,钓友们也想体验一下遛大鱼的快感,体验一下搏斗大鱼后的胜利与喜悦,哪怕是累得精疲力竭也义无反顾。但是,如何把上钩的大鱼顺利地钓上来呢?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遛鱼技巧。
一、什么是大鱼
大鱼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应该与我们的钓具匹配、经验积累相联系,也还要与钓友的钓技水平相关联。但就一般的常识性概念来说,不同的鱼种,其大小概念是不同的。如鲫鱼能够钓上0.5千克就可算是“大鱼”了,而同样重量的鲤鱼就只能算是“小鱼”。但笔者在这里所谈的是鱼在成熟期内个体的绝对体积与重量,也即是那些让不少钓友折竿、断线等而逃之夭夭的巨物。
对手竿细线的台钓组合来说,2—3千克重的鱼就算大鱼了;同样是手竿,如果不是小巧的竞技短竿,而是粗大的长竿(7—8米或更长),用0.35毫米以上的粗线,配大钩,或者还备有失手线,在这样的情况下,2—3千克重的鱼就只能算是小鱼了,用这样的钓组来对付10—20千克或者更大的“大鱼”也并不为奇。对海竿与矶竿来说,好象不钓到5千克以上的鱼,也许并不算是“大鱼”吧。
对钓手来说,如果平常只钓过3—5千克的鱼,而此次上钩的是7—8千克的鱼,那这也应该算是大鱼了;如果平常钓的只是池塘里的“大鱼”,而此次遇到的是野生的巨物,那其力道与逃生的本领也能让钓友感到碰上了真正的“大鱼”。
其实不同水域、不同季节、不同鱼种、不同气候等都可能会让所上钩的鱼产生不同逃生力量。而对钓鱼人来说,其大小也有所变化。
钓鱼人要心中有丘壑。钓鱼的目的就在于需要心知肚明,尤其是对付大鱼更要如此:准备的钓具组合是否奔大鱼而来?是否有攻克大鱼的对口饵料?所垂钓的水域是否经常碰上断竿、断线的现象?自己的钓点是否有利于遛鱼、上鱼?附近水域是否有如枯技或水草等不利于遛鱼的障碍物?自己的钓组哪个部分是最薄弱的环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自己的工具的优点与弱点,这样就会在碰上大鱼时避开自己的短处,尽量利用自己的长处来与大鱼相周旋并最终取得胜利。
二、遛鱼新诠释
以前看过不少有关遛鱼必须按横8字的方式来操作的技术文章,当时佩服不已。可后来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有点象在教室里学会的游泳一到水中就不知所措了,机械地照搬几次还碰得头破血流——有一次断竿,三次断线,二次遛到了障碍物上,结果都是鱼跑了,而我自己在望水兴叹的同时懊悔不已。几次败北之后,不竟怀疑起那技术的可*性来。后来随着所钓上来的鱼越来越大,才感到遛鱼这门技巧,不仅仅要从书本上深入理解与领悟,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在实战中积累与摸索对付大鱼的窍门。那横8字遛鱼法,虽然详细具体,但未免有点儿教条。
词典中的“遛”字是指:牵着对象物慢慢地走,如遛鸟、遛牲畜都可以用。由此可知,用在鱼身上,我的理解是:通过竿、线、钩把鱼牢牢地控制着,然后让它慢慢地按照钓者的意志游动,既不对它施加太大的压力,也不让它有轻松自由的空间与时间,一切都必须听从钓鱼人的意志。在其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不叫遛鱼。
在物理学中,最能产生巨大的力与最能化解力的方式可能就是圆了,所以几乎所有的机械运动都离不开圆的参与。经常从影视中看到从奔驰的车上跳下时,在触地的瞬间立即作圆的运动——就地连续而快速地滚,从而化解了那种力。用在钓鱼中的遛鱼过程中,牵着鱼转圈圈就是我们化解大鱼力道、消耗其体力与能量的最佳手段。
经验缺乏的钓友在遛鱼过程中往往只采取直线来回拉扯的方式,也即是来回拉锯式。其表现方式为:在扬竿开始就始终不会将竿子主动放斜,只保持一个姿势,大鱼逃走,钓友就死死地抱着竿子,与大鱼硬碰硬,如果能拉回来,遛鱼就有可能取得胜利,如果拉不回来,那么钓组中的竿、线、钩中的最薄弱的一环必将会崩溃,遛鱼也就成了拔河。笔者在近几年的水库野钓中,经常见到与听到钓友跟鱼拔河的失败事件,其中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遛鱼的主动权,没有控制好大鱼游动的方向,没有领它转圈子。
所以遛大鱼的第一步就是要巧妙地改变大鱼逃窜的直线运动轨迹,让它作弧线运动,迫使它不能达到它逃逸的目的地。办法只有一个:倒竿斜拉!把竿子向左还是向右倒,这要根据大鱼逃窜的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采用的倒竿方向与大鱼逃逸方向偏左还是偏右也同步。这样的结果是大鱼想逃逸的方向与实际上逃走运行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误差,而我们追求的就是这个误差。然后我们始终让钓线与大鱼逃走游动的方向保持一个夹角,以笔者多年的实践,个人认为这角度以30度到60度为宜。于是就形成了钓手凭借竿、线、钩,把力施加给大鱼,而大鱼又不能反抗,大鱼也有可能会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而放松警惕。当这种体力消耗达到一定程度时,钓手会感到越来越掌握了主动权。
不论大鱼逃向何方(正前、左前、右前、正左方、正右方或者直接向钓手窜来),我们只要自始至终保持一定的夹角,以斜拉力控制它逃逸的方向,我们就掌握了遛鱼过程中的主动权。这有点象古语中的“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但我想更象“太极拳”一样,通过力的圆圈轨迹运动,让对手来适应你,而你能以静制动,把对手的力全部通过转圆圈来化解,并在最终拖垮它。在整个遛鱼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这斜拉技巧运用自如,那不仅不累,反而会感到趣味无穷。
三、斜拉实战篇
2000年4月15日,笔者在一个中型水库垂钓鲫鱼,当日的天气情况如下:气温约22—28度,晴间多云,微风。所在的钓点是在水库大坝上,大坝是由很多大石块铺在坝的表面上,有比较大的斜度,钩饵的落点正好在水下的宽约2米的平台上,水深2米5。其钓法是悬坠双钩挂红蚯蚓, 0.2毫米的强力线做主线,配以0.15毫米左右的子线,子线长度约25厘米;配上子线后的线组约比5米4的竿子短30厘米,长风标调4钓2。很明显,我是为了钓鲫鱼而来的,而且其感觉还真不错。后来终于碰上了一条大鱼上钩了,由于习惯于轻巧地提竿,当小钩刺入鱼唇时,大鱼也许并不感到什么痛,我弓住竿子以为是挂底,坚持了大约30秒钟后,钓线开始慢慢移动,于是遛鱼开始了。我让竿子弓住并保持一定的夹角(约30—40度),大鱼在水底来来回回地游动着,当它向前游时,我把竿子倒向一边,很快它就听话地转弯了,它游到左边或右边时,我又将竿子倒向与它相反的方向,我的目的只控制它的游动方向,并不对它施加太大的力量(事实上,也拉不动它)。大鱼在水底转圈圈,大约转了20多分钟后,我明显地感到它游动的水层已经到了水的中上层,这时它也感到了危险,它游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施加的力度让它感到了潜在的威胁,于是真正的人与搏斗开始了。但是这时我对斜拉技巧掌握较为熟练,倒竿及时,角度保持合适,力度把握恰到好处,大鱼在水中转圈圈的劲头虽然较大,冲刺的速度也较快,但它所消耗的体力也很大。有几次它冲起来还真有些拉不住的感觉,由于及时倒竿,以斜拉避开它的锋芒,很快又把它的方向转过来了。几个回合下来,它就只好跟着我为它规定好的路线游动了,这时它的庐山真面目也展露出来了,原来是一条大草鱼。再经过十多分钟的搏斗,大草鱼终于筋疲力尽地在水面上喘着粗气,任由我来摆布。抄上来后,经回来过称它重达12.5斤,创造了我用手竿细线小钩钓大鱼的纪录。
从这次与大草鱼的对话中,我感到斜拉技术的无穷魅力,尤其是开始阶段,在不知是什么鱼,也不知鱼有多大的情况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控制它的游动方向。在这个阶段,它转的圈子,根本就不规范,一点也不象我们常说的横8字,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圈。我也不管它游动的圈子是否象圆形还是象横8字,我只管它游动的方向与钓线的夹角有没有、有多大,那夹角的形成,我是通过倒竿与脚步的移动来达到的。
当经过20多分钟的较量后,我掌握了主动权,迫大鱼在水的中层游动、转圈子,这时它越来越有点走横8字路了,不过它有时还要极力改变这一不自由的游动轨道。其实我并不在乎它游动的路线是不是横8字或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圈,我在乎的是它在斜拉牵引下消耗掉体内的所有力气,然后缴械投降。如果要说遛鱼一定得走横8字路,那么,在前20分钟内是办不到的。它左突右冲,钓手只好以斜拉之力牵住它,努力控制它在自己能遛鱼的范围内活动,这便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圈,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横8字。
在夏秋的夜晚,曾经多次用矶竿在水库与大草鱼较量,我感觉那斜拉技巧更应掌握娴熟才好。主要是因为在晚上看不到大鱼游动的方向与绷紧的钓线之间的夹角,斜拉的绝技只能全凭手感,这样更能检验钓手遛大鱼的技巧。这时用的大多是粗线大钩,扬竿用力也较大,所以大草鱼会在钩子刺入的瞬间来一个“百米大冲刺”,如果钓手不能及时倒竿以形成斜拉,往往会出现脱钩、断线、折竿等多种失败结局。我曾听到过许多钓友无数次述说那跑鱼的精彩而遗憾的情节,也曾提出了这个倒竿斜拉的对付办法,但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撰写此文的目的之一吧。
四、斜拉新概念
个人以为,横8字遛鱼法没有什么厚非的,从理论上来看也似乎是无懈可击的,长期以来也成为很多钓鱼人的共识,本人也从中得益非浅。然而作为上升到理论阶段的经验总结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必须具备对不同地区与不同钓法的普遍指导意义。
横8字遛鱼法,虽从外形上给人以形象感,似乎容易接受,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难以避免的问题:①横8字遛鱼法是以钓鱼人的主观设想作为遛鱼行动的总指南,它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形态,把它当作遛鱼理论精髓未免太强人所难了。②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也许并不与水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与平静相符,水底地形复杂多样,而大鱼往往就是依赖这复杂的不利于遛鱼的环境来逃脱钓鱼人的追击。③很多经常钓大鱼的钓手,他也许从未接触过什么横8字遛鱼法,但他却能从实践中总结一整套遛大鱼的技巧来,而且运用娴熟自然,效果相当不错。那种技巧的精髓就是在遛鱼的开始阶段必须避开其锋芒,只以巧劲拨动大鱼游动的方向,让它在钓手能操作的范围里活动。④经常钓大鱼的钓友一定知道,水中的鱼在逃生的生死关键时候可在瞬间爆发出5到7倍的巨大拉力,但如果让它在同一水层游动,也许它就会放松警惕而跟着钓友们转圈子,耗费其后备的体力。但人为地强制地把它拉扯到较浅处,那就可能会造成与大鱼面对面较劲的局面。当钓友还不能完全控制主动权的前提下,一厢情愿地强制拉扯它,势必可能造成硬碰硬的拔河状态,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⑤横8字遛鱼法往往很容易在钓手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非此不可的模式或定式,诱导钓友们犯错误。一个经常钓大鱼的高手,他在遛鱼的过程中肯定不会去关心大鱼所游走的路线是不是横8字,而是尽量让大鱼耗尽体力与能量,尽量不与大鱼面对面地正面交锋,尽量以巧劲来对付大鱼的头三板斧。那些钓大鱼经验还不太丰富的钓友那就有些茫然了,只好从书本上学习这所谓的横8字遛鱼法,并把它当作对付大鱼的绝招来使用,这样一来,必定会让钓友们在操作过程中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而在心里感到自己对那横8字的绝招太难学了,最终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横8字遛鱼法只提供给我们一个平面的力学解剖图,它的参照物是钓手站立的岸边,而实际情况是弓住的竿、线、钩与水中游动的大鱼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再加上大鱼游动的方向与钓线的夹角,甚至还有大鱼游动的一个又一个的圈圈跟钓友在岸边移动的轨迹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力学平衡图。这种多力平衡的关键之点就是斜拉技巧的灵活运用。斜拉技巧可以让钓友们时刻注意用巧劲来拨转大鱼游动的方向,表面上看没有一个可以把大鱼遛成的终极图案,但实际上它时刻让钓手凭借“四两拨千斤”的妙招来化解大鱼为挣脱所作的种种无谓的挣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横8字遛鱼法的提法是不能全面而简明地指导钓鱼新手们搏取大鱼的实践,有时还会造成由于追求一个美丽的图画而全功尽弃。而斜拉遛鱼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摒弃了主观臆断的弊端,以大鱼为中心、以钓手为谋划主体,给钓手带来了一片简单、实用、科学的遛鱼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