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稻谷飘香,我们钓鱼人的又一个黄金季节到了。                 

             秋季鱼体大而且肥,挣扎力强,吃食也不像其他季节那么挑剔,见饵就吃。所以,我们选择鱼线要粗一些,选择鱼钩要大一些。这些都要从实际出发,因鱼而异。若是钓鲫鱼,鱼线就用直径0.15~0.20MM的,鱼钩就用伊势尼4~5号的;若是钓大体型鱼,鱼线用直径0.3~0.4MM的,鱼钩用7~10号的。在选择钓场时,由于秋天的气温、水温适度,鱼儿游动活跃,四处找吃的,而宽阔的水面氧气充足,水深食物多,鱼类为了过冬,就会大量进食,尤其是大鱼,它们多是在宽阔的水面游弋,打下窝子后,鱼易于集中,也好钓取。因为是在宽阔的水面,钓到大鱼时,就有充分的空间与之周旋,也就是遛鱼。我们在钓位、钓点的选择上要遵循秋季鱼类的生活习性,在不同的区域选择最佳钓位、钓点。      
               入秋后,虽然高温酷暑已过,但在经常受日光照射的阳坡的水温下降比较慢,而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的阴坡和遮阴的地方,水温下降快,。这些地方,首先出现适应鱼类生活的水温条件,,在经过了一个难熬的高温夏季后,便喜欢成群到阴凉的水域游动觅食,此时正好垂钓。时至仲秋,鱼类为了过冬的需要,而食欲大增,此时也将出现第二个贪食高峰,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所以秋钓的钓位、钓点,应选择阴坡和有树阴、房阴等阴凉的岸边。但到了深秋以后,水温降到鱼类适宜温度一下时,钓点就应选择在向阳的地方。
              “一场秋雨一场凉”,当秋天天气渐冷时,地温却是热的,如空气温度降到4摄氏度左右,表水接近4℃,1米深水的温度是在10~15℃ ,当气温在8℃左右时,2米左右的深水,温度尚在20℃以上,因此浮游生物在深水里生活,而不到水表。这时,许多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到深水中进食,其中就包括大鱼,所以在2米深的水中垂钓,往往能钓到大鱼。             入秋后,大鱼的游弋通道一般离岸较远,而铧尖(突出的地方)由于伸入水中,相当于钓竿的延伸,此时把钓位、钓点选在这里,不仅抛钩较远,还可以左右兼能施钓,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到了仲秋前后,鱼儿为越冬积蓄营养而出现贪食高峰,并逐步洄游深水,这时的钓位选在铧尖处,更显现其能多钓鱼、钓大鱼的优越性。
           入秋后的气温已开始下降,水里的浮游生物集中活动在水温较高的浅水,这时的鱼类,尤其是鲫鱼,为了过冬而做准备,大量觅食,增加脂肪。此时,钓位选在浅水区,边沿处下钩,上钩率极高。
             秋季鱼儿喜欢北向风,“一阵北风一阵寒”,在气温、水温不断降低过程中,鱼儿预感到寒冷即将到来,吃食旺盛。正北风、西北风最好,东北风也不错,只是常会带来阴雨,钓鱼有所不便,但雨中、鱼后钓鱼效果也不错。在南向风中,东南风易雨,钓鱼效果还可,正南风易热,鱼浮头机会多,易形成雷雨,最差的是西南风,闷热难当,很难钓到鱼。
             钓法也要灵活多样。鱼类是属于变温动物,随着气温、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初秋、仲秋、深秋的气温、水温不同,钓法也不同。如钓鲫鱼,初秋、仲秋宜钓早晚的两头、钓边、钓底。如遇闷热天气,底钓不行,就改为浮钓、半浮钓。深秋时则以逗引法为佳,拖拉钩饵要勤,幅度要小,诱鱼上钩。如钓草鱼,早晚水面温度适宜,草鱼多在水域的上层活动、觅食,以浮钓为主;中午、下午,水面表层温度高,草鱼多在水域的中层活动、觅食,以半浮钓为主,当中午、下午温度低或水表层温度高,草鱼多在水底活动、觅食,以底钓为好。如钓鲤鱼,鲤鱼比较狡猾,白天难钓,但夜钓鲤鱼比白天好钓。一夜之间,在傍晚7~9时,拂晓前3~5时,是鲤鱼夜间两个摄食高峰,上钩率极高。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