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组
取绿色软渔线一段,用绿色是因为鱼对这种颜色不敏感,一端系一只钓钩,两钩间脑线长约30厘米。用手指从中间挑起,两钩脑线一长一短,相距5厘米左右,在手指下端部位打一个结,留出手指粗的套,用来连接主线。剪一条一厘米宽的铅皮,铅皮的重量相当于4-5目漂梢的排水量,也就是放上铅皮漂头在水面剩一目,拿下就上来4-5目。每个钩的脑线上卷一块,长脑线上的铅皮移至短脑线钓钩的钩弯处,将铅皮卷一厘米长的中间对准钩弯顶部,用钳子夹紧。另外一个脑线上的铅皮卷在距钩柄3厘米处夹紧。然后,在套结与铅皮间的脑线上刷上101胶,作用是防止在垂钓时两脑线相互缠绕。其它结构和别的钓友没有什么区别。
二、调漂和使用
漂我采用浮力大且目段较粗的,一般漂目直径在1.5毫米左右,夜钓时就用3毫米的。一个原因是我已花甲之年,细了看不清;主要原因是可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调漂时,空钩不落底,漂只露一点点尖,垂钓时只露一目。甩线时,尽量往前抛,落水后漂一立起来就往后拖竿,超过正常放竿位置十多厘米。当漂不动后,把竿推到正常放竿位置。这时水下前钩卧底,脑线上的小坠斜立,短脑线钩直立水底。这样前钩没有鱼咬钩漂无信号,后钩当鱼儿觅食时的虚假动作反映到漂上就是点动,小杂鱼逗钩也是如此。因此,鲫鱼咬钩时,只出现黑漂或者送漂两种信号,很容易看清,增加了上钩率。
三、诱饵、投饵及钓饵
有句俗语:“甩到水缸里,神仙也无戏。”意思是野钓选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野钓中第二位的就是诱饵。
我的诱饵的主要成份:三分之一小米,三分之一玉米面,三分之一麦麸。制做方法:每公斤加50克羊油和70克精盐炒熟,装好备用;使用时,在前一天晚上加适量的糖、泡制的桂皮曲酒,最后用曲酒将所有饵料浸透,这样诱饵就制成了。这种诱饵的特点是味浓,入水后饵雾存留时间长。有人会问为什么用盐,我过去的主要业余生活是冬猎夏钓,发现一些人为了让鹿按一定规律活动,使用撒盐的办法来引导。我想山里的鹿从未见过盐,怎么会被盐吸引?鱼会不会也对盐感兴趣?当试用后我发现鱼也喜欢盐。
钓友们说我最抠,我比谁用得诱饵都少。我的投饵器是老式的,用乒乓球和自行车内胎做的。第一次投饵多一些,以后每次只是刚刚盖住乒乓球。频率根据鱼情而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就喂一次。投饵要集中,落饵点半径不超过10厘米,我一天最多用诱饵不超过300克。我的用意是,鱼寻味而来,到窝后最醒目,最吸引鱼的是钓饵。
我用钓饵也少,有时用蚯蚓,由于好闹小鱼,一般都是面食搓饵。大的像黄豆粒,小的像高粱米粒。搓饵的硬度和压面条的面一样,甚至还要硬,挂饵时手指要感觉到钓尖。目的:一、减少挂饵的次数;二、敌挡小鱼逗钩;三、上鱼准确率高。原料:过去用细玉米面加糖,用开水烫过蒸熟,现在是商品饵。我的体会是:在野钓中,野生鱼一般对饵不太挑剔,两种饵的差别不大。不过,商品饵更理想,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