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嗅觉发达,比人类敏锐。光线在水中的穿透性比在空气中差,鱼的非凡嗅觉弥补了视觉上的不足。鱼鼻一般生有一对,长在眼的前面。与人类不同的是,鱼鼻有前界孔(即入水口)和后界孔(即出水口),而鱼鼻与口腔不相通。如果口鼻相通,口腔压和腮压的压力泵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呼吸和摄饵就不能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对鲑鱼洄游的研究弄清楚了鱼这种惊人的嗅觉能力。
从古时起人们就知道饵的气味对钓鱼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鱼虽然没有鲑鱼那样嗅觉灵敏,但也能嗅到远处的气味。水是声音和气味的良导体,传导速度很快,鱼的反应速度也很快。
孩子们在浅水里用四角绳网捕鱼。他们在网里放上蚕蛹粉的诱饵,几分钟后鱼相继游过来,有些鱼露出的背鳍,等网里鱼多时把网抬起来,就能捕到各种大小不同的鱼。这主要是气味在起作用。
鱼喜欢和讨厌的气味
关于鱼的嗅觉,我做过许多实验。先在水槽里饲养鳝鱼,它常常捕食香鱼和鳟鱼,然后把香鱼水槽里的水取少量到入鳝鱼水槽,仅仅这样鳝鱼就被引诱得兴奋起来。鳟鱼也有相同的反应。
鱼对鱼油、蛤仔、人的唾液、蚕蛹提取液等反应敏感。鳞虾的特殊气味对许多鱼都有诱惑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我们在钓鱼时必须考虑使用带气味的饵,但是,也有一些气味是鱼避之惟恐不及的。发霉的鱼油具有较强的集鱼性,但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等则只能使鱼远远避开。发霉的鱼油含有乙醛(单糖类),能散发出有强烈挥发性的无毒臭气,但蛋白质和淀粉变质后产生吲哚和硫化氢,形成有毒物质尸硷,尸硷和硫化氢的气味是鱼最讨厌的,夏天不知不觉中使用了这种饵连一条小鱼也钓不到,这是由于鱼的嗅觉比人要敏感得多的缘故。但是,蚕蛹等霉变到一定程度产生吲哚反而更好用。
鱼忌避的物质
只要驴子、马、人在上游一接触到水,因产卵从母河朔游而上的鲑鱼就会不再向上游动,这是鲑鱼对皮肤上所带物质(哺乳类皮肤因子)做出的拒绝反应,这种物质叫做忌避物质.哺乳类的皮肤分泌物中含有芥氨酸、白氨酸、半恍氨酸、丝氨酸类,但鲑鱼忌避的只有丝氨酸。饲养的狗、猫、小鸟会舔啄主人的脸和手,同样,人工养大的金鱼、鲤鱼也会吸食人的手指,这是宠物在舔食主人脸上和手上分泌出来的氨基酸。像鲑鱼这种嗅觉特别敏感的鱼只根据极微量的皮肤渗出液就能捕捉到“敌人”的存在。
因此,在钓鱼场所不应把手随意伸到水里或向水里撒尿,天然的鱼不是宠物。鱼类学家冯*布利什研究发现,群居生活的桃花鱼只要有一条受伤其他的就会四散逃窜。即使把染上桃花鱼皮肤伤的水倒入水中也会使鱼群逃亡。这是由于桃花鱼的皮肤放出警告物质。带干鳟鱼气味的溶液也会使桃花鱼逃之夭夭。但是,后者放出的是忌避物质,前者是同族伙伴警告放出的物质,二者性质不同。
我们目前完全弄不清楚这种警告物质是从皮肤的哪一部分分泌出来的。自然界里有种天然色素叫蝶呤,鱼分泌出来的警告物质的化学构造与蝶呤非常相似。用显微荧光测定法做出的分光学研究结果显示,它是从皮肤细胞分泌出来的。但是,鱼不仅放出这种警告信息素,也放出某种引诱信息素。
雌蟑螂的粪便能引诱雄蟑螂,它的粪便中含有引诱信息素。这种引诱信息素叫做性激素,对鱼的繁殖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狂游状态与信息素
让鱼放出信息素作为诱饵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信息素本身少之又少,我们根本不清楚其化学构造。人类的狐臭、香烟的香味都是性信息素的一种。在产卵期间,雄鱼受雌鱼排放的过多的性信息素的影响到处狂游,这种状态虾下的鱼根本不分辨钓饵如何,钓者即使空手也能很容易抓到。
一般淡水鱼的信息素多些。也许因为海水里溶解了种种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分子离子,信息素不如在淡水里那样起作用。我们知道,用竹荚鱼片可以钓到竹荚鱼,但用鲥鱼片却不能钓到鲥鱼。这并不是鲥鱼感觉到了同类放出的忌避信息素,而是由于它本身就只能摄取活饵和看起来像活饵的模拟钓。一般鱼的嗅觉与狗差不多,其灵敏度是人类的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