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楔子
钓鱼,套一句现在最流行的用语,也要有”宏观”的角度,才能清楚自己身在庐山何处中。广义钓鱼,从钓场不同来看,有溪(河)钓、池(湖)钓、海钓之分;从钓法来分,有定点底钓、流水钓、宙(浮)钓、路亚钓、飞蝇(Flying)钓等;从工具分,有手竿钓、抛竿钓等;若要以对象鱼来分,则细数不尽了。
其中关于池钓部分,有用手竿钓鲤、鯽、草、鲢、罗非的,也有用抛竿钓鲈、草、青、鲢等,彼此饵料不同、钓法回异,各有春秋,细论皆学问。再拿池钓中钓鯽来谈,可分朝天钩钓、搓饵钓、拉丝钓、段差钓(宙钓)等,视不同鱼种、大小、密度与鱼层,可各择合适者用之;从动机论之,有为休闲者、有为竞赛者、甚至糊口养家者,出发点并不尽相同。而拉饵竞技,只算是其中一种组合而已。
至于海钓、溪钓,人口更是众多,专精路亚、飞蝇钓者,也不算少数,放眼望去,钓鱼世界是宽广无限的。如果心中、眼里的钓鱼世界,只有拉饵竞技一种的话,凭良心讲,范围是小了些。如又认为人人钓鱼皆以竞技为目的的话,也失之偏颇了。
长久以来,个人把自己定位在”手竿池钓”上,除大型淡水鱼外,鯽、鲤、罗非等小型鱼种,皆来者不拒,甚至觉得钓小白条都是一种乐趣,不会以贱鱼视之。钓鱼只求修身、休闲,鱼获随钓随放,视非正吃为大忌。对比赛一点兴趣都没有,求胜出,不是学钓的目的。因此,”台钓”、”竞技钓”二者之分,对个人而言,一点意义都没有,更不知二者的差异在何处。所用钓具,是在经济许可下,附近钓具行所能廉价取得者为主,饵料最常用的是颗粒饵,也是考虑便宜、自然而已。”取时下周边垂手可得者,就是最好的工具”,这个观念,要与经济上无法添购大行头者,共勉之…钓鱼,不是有钱才能从事的活动。
此外,说在下是传统台钓的代表人之一,不但个人承受不起,很多台湾的钓友也不会苟同的……自古文人相轻,钓界岂能例外?运哥只不过是苍茫钓界中的一栗,想代言某种钓法,尚不够格的。何况,在个人认知中,自己一直采用的是”手竿池钓”,而不是”台钓”,脑中想得是”依鱼情调钓”,而不是调灵或调钝,对拉饵术或日鯽宙钓法更不排斥,只不过不喜欢竞技比赛而已…又何苦冠我以”传统”二字呢。
个人自从调整心态,改”依鱼情调钓”后,逐渐体会到观标知鱼,敬鱼的感觉自然而生,鱼获多寡已不觉重要矣,竞技输赢更与我无关,唯有知鱼最乐了。此时,因比较之心而产生的情绪起伏,一一淡化,终回归钓鱼的原本宗旨矣。
在网路公布钓鱼心得,没有商业压力,也不想创立门派,或对任何人造成伤害,只想把”知鱼之乐”分享给大伙罢了。对于灵钝之争,不想介入,因为这种东西,是早已存在、不可抹煞的物理性现象,今日大伙的口舌之争,或新名词的创立,并不会改变任何既存事实的。不明白此理,徒陷己于庐山雾境中而已,要多费一番心思,才能争脱了。以下论述,是将个人先前零星的”依鱼情调钓”观念,予以再详说,大伙可以随文进入,亦可冷眼旁观,甚至可以体悟的更深更远……总之,一切随缘了。
二、扩大调钓视野 --- 基本功的练习
何谓“调目”?何谓“钓目”?习惯上,二者为何要分开看?究其原委,乃是因这二者的灵钝观相反所致,分开来讨论,比较容易理解些;如果灵钝观一致,就没有分开谈的必要了。所谓“调目”,指的是双钩”离底”状态下,所设定的钓组”残存浮力”值,其值愈大者,反弹的速度愈快与范围愈大,跳动的TOP尾传回到钓鱼人眼中,会产生一种”对比非常明显”的讯号感受,故谓之”灵”;所谓“钓目”,指得是钓组”触底”后,子线对钓组产生的上托”支撑力”的值,其出水目数愈多者,造成子线弯曲的幅度愈大,双饵也愈拖底,与浮标上浮力之直接互动关系,也愈来愈无牵绊,反应出来的鱼讯自然变小、甚至延迟些,此谓之”钝”。所以,早期大家对浮标的灵钝观,即以此观念为中心,认为“调高为灵”、“调低为钝”,“钓高为钝”、“钓低为灵”,长久以来,倒也相安无事。
时至今日,大家对”钓目”仍无异议,但对”调目”则有不同看法出现,认为调目低为灵才对。主要论点认为,浮标调低后,此时如浮标受到瞬间下拉力作用,其”下沉”的幅度比较大(吃铅较重),所以较灵。但此论点只聚焦在”下拉”的幅度较大,并没有注意其”上升”的速度,也相对变慢了,这点没注意到,则辨证上稍嫌有不足之处。事实上,不管调目多少,如果钓目都是一目时,只要发生瞬间下沉,在钓鱼人眼中感应到的,就是那一目下顿而已,差别不大。至于到水下后会沉入多深,对钓者而言,已不在目视范围内,意义也不大。
不过,除非鱼抢时(如逢成长期之幼鯽),否则想每次都一顿即中鱼,机会并不多。正常状态下,浮标上上下下的情形较多,此时,上浮反弹的速度,反成鱼讯对比明确否的关键了。调目低着,遇鱼A线或外力后,很容易产生大动作的假鱼讯,此时常因反弹较慢,不能迅速还原至新平衡点,这中间如有突来的正确鱼讯,因钓目未回至原点(相对较低),对比感觉自然较小,对不习惯观小标者,可能就错失上鱼机会了。据此,个人之所以强调、赞成,以钓者目视的对比明显度,来区分灵钝,就是考量其比较合乎人类的判断惯性,也较符合钟摆定律,或皮球反弹原理所致。这也是长久以来,大伙习于“调高为灵”的原由。我想,如果有人要打破这个惯例,会很辛苦的……至少对个人一点影响都没有。
其实,在理论上推演了半天,除了让人雾里看花外,收效并不大。倒建议大家不妨坐在池塘边,实际将几个调钓的基本点,如”双饵平水+三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走铅”等,从头到尾演练一遍,细细去感受一番,比较其间的差异点,来得有意义些。从左到右,从调高到调低,除上述基本点外,中间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调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可以如是说,这二点一线间,其调钓空间是无限宽广的……只要你的目标鱼不是老锁定一种小Size的话,灵与钝的对比,了然若揭。
初学钓鱼者如何入门,个人认为,首先要知道何谓“调四钓二”,用心体会,熟稔调钓的基本动作后,再逐一将上述的基本点,予以反覆测试,抓出不同调钓下,鱼讯反应的差异来,日久自然功成。在此同时间,还要观察不同饵料、线组等,对作钓的影响大小。例如个人以前的习惯,每次作钓其前,都会给自己设定至少一个实验的科目,譬如说,设定的是”钩距大小”,则今天作钓的中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让钩距尽量不同,再观察异同点……这样做…是累了点,参考就好。
三、依鱼情调钓 --- 进阶心法的体悟
依鱼情调钓,前提要先把我们观察角度,改以鱼的感受为中心方可。在鱼的世界中,只有就饵或不就饵二种选择而已。如想就饵,其每次愿意拉动饵料的力道也不一样,与天候、水情、饱食度、戒心高低、时空移转等因素有关,影响性有正负值,种种正负因素综合出来的力道,从鱼讯反应中可以看出端倪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鱼嘴的拉力值来,所谓”观标知鱼”是也,把钓组的残存力,调与其贴近些,鱼讯必然漂亮。
如何观标知鱼?首先要知道,鱼儿并非每次看到饵料都是一口吞食的,大多时候会先透过轻吸,来感应下一步是否要真吞食,”感觉不对”时,甚至光碰不食。所以,当看见标讯”连续轻点”却无顿点,感觉鱼有食欲但不太肯出力时,排除饵料不对味的因素后,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钓组的残存调太大,超过鱼嘴拉力值的范围了,这时可加铅或朝调钝的方向去修正,尽量向下趋近该范围;如果出现大动作的下顿讯号,扬竿却不中或巴到鱼,或者浮标的讯号非常迟钝微弱、似有还无时,那可能是残存太小或成为负值,把A线或非吸饵等动作,放大成为漂亮的假鱼讯了,或者是饵料过于贴底,鱼懒得出力去吸上来所致。,这时透过剪铅或调灵些,可向上趋近鱼嘴的拉力范围。如此一来一往的调整,必会找出漂亮鱼讯的区间所在,此即所谓依鱼情调标的一般原则。
随着鱼情的不同,这个区间所在是波动的,所以从前认为固定调某点为灵的观念,套用到此,必然问号一堆。因此才会建议各位,要把浮标物理性上的”固定”灵钝观,和加入鱼情后的”动态”灵钝观,这二种不同的东西,清楚分开,避免混淆。动态的灵敏区间,是依鱼情作钓时追求的最佳状态,但与人沟通时所讲的调灵或调钝,属固定灵钝观,是残存大小的代名词,是了解他人意要加铅或减铅的介面语而已,统一即可,不必在意。
此时,所有的调钓因素,包括浮标、钓组、钩线、距离、鱼饵……甚至抛竿入水角度、饵料下沈的钟摆幅度等,都算是我们迎合鱼口的调整工具而已。例如,改变饵料的大小、轻重、松软、味道等,只算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罢了。换句话说,只要能让整体残存力改变的方法,皆可使用,并不一定要从饵料或调标入手,才算是钓鱼,甚至可以多管齐下,集各家所长,弹性运用,则调钓空间将更为宽广的。
四、谈鱼情 --- 从实钓经验中娓娓道来
说了那么久的”依鱼情调钓”,没有举例说明,大家雾水一定更多,甚至有人会再度怀疑”运哥”的真实性…亦不为过。
如何正确解读鱼情,我们现在先从饵料举例谈起。关于传统“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饵”的说法,乍看来似乎是一般常识,但实际上是否适用,则有待商榷。饵料大小的影响,如单从鱼方便吸食与否的角度来考量,是简化了一些,因为正常的饵料,在水中绝不会硬到无法溶解,且鱼正吃与推饵的假讯号也不太相同,对有经验或不会见黑影开枪者,影响不大。像有人习惯看大力丸(大丸的颗粒饵)上上下下的标讯,有人喜抢抓小颗饵的快速鱼讯,是否大力丸都钓大鱼、小颗饵只钓小鱼呢?当然不是,饵大小与鱼体的大小也绝非正相关。
其实饵料大小、软硬轻重,真正会影响到的,是整体钓组的残存力,小者相对会使残存力变高,大者相对会使残存力降低,而残存高低与鱼体大小也不一定是正相关。例如有经验的老手,遇到连续放空枪、鱼讯比较乱或无鱼讯时,会优先改采小饵试钓,藉加大残存来减少假鱼讯;遇鱼讯轻点却不肯真吸食的刁滑鱼时,会试着加大饵料或比重,藉降低残存来减少鱼的戒心,二者都是采用最快速的方法,来微调钓组的残存力,以配合鱼嘴的拉力值,达上鱼的目的。也就是说,小颗饵有调灵的效果,大颗有调钝的作用,此时饵料,同时被当成微调的工具了。
所以,当你发现改用小颗饵后,比较容易上鱼时,那表示你原来的调标过钝,钓组的残存力低于鱼嘴的拉力值,常发生鱼游过带动水流或轻吸尚未入口,钓组就移动了,造成习惯钓快手者易误判而扬竿,此时,可试着拉低钓目、减铅、或缩短子线、拉开钩距、活动”铅”座等方式,以增加残存力来因应。反过来说,当你改用大颗饵后,感觉比较容易上鱼时,那表示你原先的调标过灵了,钓组的残存力远大于鱼嘴愿意拉饵的力道,让鱼儿心有余而力不足,浮标当然顿不下去了。此时可试着推高钓目、加铅、或拉长子线、活动”标”座(0.5cm以内)、缩短钩距(但钩距过小或平行时,反而无鱼讯)等方式,以减少残存力的方式来调整,应可再度抓住鱼嘴的。以上就是所谓“依鱼情调标”具体而微的方式,方法很多,也不限只能单选,可视实际需要,弹性复选运用之。
有人遇空竿时,会习惯性将浮标调钝,而不去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这只是藉延缓鱼讯反应时间来换取中鱼率而已,却往往会因调标过钝、残存过小,而错失了许多细小的鱼讯,减少上鱼的机率。这中间的得与失,就要好好拿捏了。正确的做法,是要把钓组的残存力,调到与当时“对象鱼”鱼嘴的拉力值一样时,反应出来的讯号才会最漂亮。但鱼嘴的拉力值并非一乘不变的,刚下竿时的粗鲁吃相,钓到一段时间后,可能不复见了,所以这个平衡点是会动态变化的,我们要时时根据标讯的反应,来感觉出鱼嘴的改变,再配合调整残存力,才算真正做到了“依鱼情调标”的水准。
此外,不同的鱼种,即使在同一池子、同一时间,表现出来的残存力原则上并不相同的。例如,在一个综合池或野塘,比邻而坐的二位钓者,用相同的饵料、钓组垂钓时,常会发生一个老上鯽鱼、一个老钓罗非鱼的情形,这种经验相信很多钓友都曾遇过或看过,难道是鱼儿也会自动选边站吗?当然不是,说穿了,乃是二人所调出的残存力不同,各自符合不同鱼种的需求而已。相同道理,如果比邻而坐的二人,发生一人猛中鱼,一人老不中鱼的情形,不中鱼者若能朝此方向去思索,必有所解。
又譬如,拿鯽鱼标去钓罗非,讯号往往只轻点而无脆顿点,相反地,拿罗非专用标去钓鯽鱼,鱼讯的活泼度反而降低许多,难道浮标会有问题吗?相信这也是许多钓友心中的疑惑之一。追根究底,乃是因为鯽鱼的残存偏爱较高,所以”正常”的鯽鱼标出厂时,重心设定会偏高些,因此鱼讯表现会较活泼。而罗非鱼对残存力非常敏感,所以”好的”罗非标出厂时,重心设定值会偏低消些,鱼讯反应较沈稳所致。用了不适合的浮标来钓鱼,如回锅罗非鱼对重心偏高的鯽鱼标戒心较大,属于天性使然,鱼讯不顺畅是属必然,了解此理后,离顿悟之境就不远矣。
又例如,大家碰到小白条抢食时,常感觉束手无策,认为只有换钓点或用诱饵调虎离山,才是解决方法,其实,小白条对残存力的要求蛮高,并不输土鯽或罗非,而其适合的残存区间,与土鯽较有重叠性,所以垂钓土鯽者,常会感觉小白条如影随形般跟来。碰到这种情形,如能找到二者的残存区间差异,试着调到一个土鯽可接受而小白条不感兴趣的范围,钓况必会好很多。“鱼嘴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针对多变与捉摸不定的鱼情,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工具、钓法,提高或配合鱼嘴的拉力值,紧抓住鱼口不放,才是钓鱼真功夫的所在。
谈到饵料大小,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忽略,却影响钓况好坏非常大,那就是饵料化度与残存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谈残存力,要从整体钓组的平衡观点来看比较全面性,因为钩、饵、铅坠、线、八字环、太空豆、标座等,都是影响浮标调整的作用力之一,若只认为铅片才是调校变数的话,可能会失之偏颇,尤其是入水后即开始融化的饵料,更会不停的“动态”改变钓组残存力,直到饵料化完或鱼吸完饵料后才会停止,是影响鱼就饵意愿的最关键因素。为何有经验的钓者,非常在意饵料化度控制,原因即此。
随着饵料的融化,残存力是逐渐增加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粗略透过鱼吸饵的时段,来判断鱼对残存力的偏好程度。例如,饵料刚到底时,鱼讯顿点就很明显,愈到后面反而只剩”轻点”的鱼讯,碰此情形,很可能是调标过灵、残存过大,饵化后的残存值更高到难被鱼接受的程度,此时,可试着微降些残存力(如前述之加些铅片等方式),看看是否有改善,如有改善,则表示抓到鱼嘴了;若饵料到底后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有鱼讯或较漂亮的顿点出来,排除鱼不靠或鱼稀少的可能性后,则可能是调标过钝、残存过小,鱼饵重量已由池底承受,也可能一半已陷入烂泥底了,加上鱼吸食的力道不强,子线弯曲幅度过大等,所以初时无法正确反应出鱼讯来,直到饵料化掉一些、残存稍加大,鱼饵变轻上浮时,鱼才较方便吸食。此情形下,可试着增加些残存力来改善,果真如此,鱼讯出现的时间必会提前些,增加上鱼的比率。
饵的软硬度会影响鱼吸食的意愿,除了众人熟知软饵方便吸入的原因外,从另一角度来看,软饵本身的含水量较硬饵高,密度比重相对也高,当二者大小一样时,用软饵作钓,整体钓组的残存力自然会较小,加上饵软方便搓小颗些,小饵可以减低水中阻力,皆有利鱼儿就饵。因此,一般人钓小颗饵,讲的多是“软黏”,而少用“干松”的饵料,即是如此。另外,软黏饵会延迟饵料的融化时间,较能维持下竿后,钓组前后残存力的稳定性,只要浮标调校准确,也可延长鱼儿吸饵“可接受残存力”的存续期间,提高中鱼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改变了鱼饵的味道,直接影响的层面,并不是钓组残存力的大小,而是可以直接“提升”鱼儿的就饵意愿,也就是提高了鱼嘴的拉力值。这是一种钓组不动、让鱼嘴动(食欲增加)的手法,此法针对天候不佳、索饵意愿低,或戒心较高的滑鱼时,常有奇效。一般而言,如果你下竿后浮标会动,只是扬竿没中鱼的话,那表示鱼还会吃,纯属抓不到鱼口的技术问题而已,可以透过前述调整钓组或残存力的方式来补救;如果饵下去后,久久才有鱼讯或完全没讯号,但旁人却能正常中鱼,而你也非常相信自己的调钓工夫没问题的话,那就表示你的饵料味道不适合那口池子了。这情形在职业池常发生,野塘较少。饵料对味,除就饵意愿提高外,鱼的戒心也会降低,安全感会增加,鱼讯自然漂亮许多。像台湾许多职业的罗非池,被一些钓客长期喂食固定的饵料,饵不对味根本不用玩,造成钓客们只一味打听各式的独门偏方,反而少在基本工夫上用心,甚至以为“调标无用”,实已偏离正轨了。而且人工造作的偏食钓场与自然水域作钓的感觉,完全不同。不能返璞归真、垂钓于天地之间,终究不是一种福气。
五、钓鱼心
钓鱼最快乐的境界,在钓心,而不在钓形。有人说拉鱼、搏鱼最快乐了,个人并不作如是思考。如果以为搏鱼时让大伙围观赞叹、品头论足,就是一大乐事的话,那未免太小看钓鱼了。因为拉鱼、搏鱼只是钓鱼的外形或小部分而已,其实整个垂钓的进行过程,从准备鱼饵、钓具到钓完收竿回家、擦拭钓具,任一时点都可以是快乐的泉源,尤其是垂钓中,如能体会到“知鱼”与“敬鱼”,更是快乐的所在。所谓“知鱼”,就是可以快速研判出水底的鱼情变化,正确抓出鱼嘴的拉力值来。当鱼情转变时,也能迅速感应调整,使钓鱼人的心与鱼心合而为一,上不上鱼都在掌握之中,搏不搏鱼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知鱼”之乐。把鱼当作一位可敬的对手,尽量避免使用锉鱼、巴鱼、大力扬竿等伤鱼体的钓法,而平日努力提升钓技目的,不是要增加鱼获,也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扬名立万,只是要确保鱼儿竿竿都能正吃而已。如能长期保此心态,自然血脉平和,有鱼无鱼根本不必在意了,达到所谓“敬鱼”的境界。
钓鱼,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尤其使用手竿垂钓鯽鱼(非幼鯽),不论对象鱼是土鯽还是日鯽,人与鱼之间呈现出来的互动关系,更是一种美学的展现,软竿细线、温文儒雅,没有暴戾之气,不会为了输赢而不择手段,称得上是一场君子之争。身为钓鱼人,提倡正当的钓法是责无旁贷之事,大家如能抱持着钓鯽鱼时,那种轻巧的感觉去垂钓任何一种对象鱼,把鱼当作一个可敬对手的话,相惜之心油然而生,除钓技无形中升华外,自然而然也会产生宽阔的视野、胸襟,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一步体验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乐趣,修成钓鱼禅的最高境界!
[ 本帖最后由 pdp 于 2008-7-2 22:4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