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提出的守钓概念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在一定时期内(10天到30天),隔三差五都到同一个钓点下竿;二是连续三五天以至十天二十天都天天守在一个窝点上;三是虽然是别人长期守着的点,但自己偶尔去支竿;四是守钓的窝点必须每天在中不断投饵,收竿时再投重饵留鱼;五是下竿的数量要在四五根以上,多者不限。守钓大鱼是需要许多艰辛付出的,除了劳动的付出外,其中也包含了者综合的运用。这里笔者就从长期的实践和见闻中获得的体会作一浅述,供喜欢大鱼的朋友参考。
一、了解水域鱼情
在我国,湖泊与是内陆省区主要淡水资源的“装置器”,星罗棋布的水域滋养了丰富的鱼类资源,特别像在我们重庆地区,除了享有盛名的长寿湖、大洪湖等,更有不计其数的中小湖库,从而生长着占全国三分之二品种的鱼类,成为国内自然水域鱼资源最为繁盛的地方之一。而其中自上世纪90年代初由当地农民李贵富钓出30千克大鱼开始,长寿湖年年钓出30多斤的大鱼,数次打破重庆记录,更是名传重庆钓坛。即便在一般的湖库里,也处处藏着几十斤的大鱼,笔者以及们多年来就在当地的水域钓到或遇到过大鱼,六旬钓翁陈凡近十年来,就在几个湖库上百条30千克到十多千克的大鱼,被们誊称为“陈大鱼”……要了解何处有大鱼,一是问,向湖库区老乡了解水域的历史和现状;二是看,看地形是否坑洼凹凸,是否内藏沟河山洞等;三是探,用试投法探查水的深浅,是否有较深的水域或复杂的障碍物,那里往往是大鱼藏身之所;四是钓,通过几次试钓,确信有否大鱼,并掌握大鱼活动规律与咬钩时间,以备守战。
二、认识大鱼的生活环境
之所以能长成大鱼,除了鱼自身的遗传基因外,更重要的是大鱼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适应了复杂的环境,以及靠本能乃至超常的应对本领,逃避了千百次自然和人类的干扰和破坏,由小到大,这是缺乏防御力的鱼类艰难的生命历程。长寿湖是一个深水湖,随便在岸边上钓手竿就可深达四五米,投海竿常在十米以上,由于地形复杂,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洞、河沟,有陈旧的丛林等,几十年来有许多鱼长成了大鱼,一二十千克的大草鱼大就藏匿其中,人类虽不断用网具和炸药围捕,终能逃脱,以至于才有了不时被聪明的钓者诱惑上钩的可能,成了重庆地区钓大鱼的好去处。老王数年前5月的一天,曾在此15米深处与一条约二十五千克的巨鲤搏斗了3小时后,在抄鱼时不慎钩挂抄网而断线跑鱼;高手大海鱼6月的一天亦在此湖心岛连获十多千克大草鱼两条……“陈大鱼”四年前的7月中旬一天在大洪湖连获4条大鱼重达17千克,而大洪湖正因为水下有暗石,让大鱼躲过了网具围剿……有大鱼生存的湖库,必然有令它藏身的安全之处,这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因此当我们认识了大鱼与水环境的依赖关系后,就会发挥人类独有的智慧,去湖库与大鱼斗志斗勇,最终获取胜利!
三、掌握大鱼食性与觅饵规律
1、先说食性。鱼类的食性具有先天性,比如草鱼以食草为主,也食其它素饵,亦喜欢粮食饵;,食性杂乱,荤素不忌……但它们的食性又会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如草滩多的湖库草鱼偏爱食草,而对其它杂饵不感兴趣;螺 多的地方,青鱼就不喜欢吃素饵;湖虾丰富的水域对酒糟没有感觉……这就要求出钓者要对所去湖库鱼情了如指掌,特别是在用饵上一定要对路,只有投其所好,才会有较高的回报率。关于食性的另外一种现象是,一些大鱼只吃自己习惯放心的,而对人类自认为很好的视而不见。这在少有人的偏僻湖库尤为突出。不过,通过不断的投入诱饵,却能改变鱼的“观念”,松懈它们的警惕性,使它们上当,这叫侍钓。守钓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此。
2、再说觅饵规律。常到野水,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有的年份从年头钓到年尾都难遇到一条大家伙,笔者单位的老何,钓了二十多年鱼,硬是没钓到过一条超过10千克的大鱼,这也说明大鱼是非常难遇到的,真有点可遇不可求了。客观上大鱼少,但有的就能频频拉出大鱼,像上面提到的“陈大鱼”,他就是对大鱼规律了如指掌的典型例子。其中注意收集常钓湖库鱼觅食的活动规律,留心自己或别人钓到大鱼的时间乃至季节、水情、天气等现象,积累多了,就能从中找出规律,比如,夏季的早晚气温水温都比较适合,大鱼就会积极觅食,甚至游到较浅的水域来找食,我们常遇到钓到傍晚冷不防大鱼来咬一口的情况,或者是一大早支下竿就铃声大作。再比如气温最高的中午时分,我们投在深水的海竿就有机会碰上大家伙,因为大鱼虽然躲避在深潭,但“开饭”的时候它也需要进食,就会中了你的计……笔者的感悟是:夏天大鱼觅食是有较强的时间性,在守钓了多日的钓点上,第一要注意每天上午刚支下竿的6点到10点这时段,特别是七八点钟时;第二要注意午时12点到3点,天气最热,人也最困乏,常以为鱼不吃而放松了警戒,以至发生拖竿、断线现象;第三要注意黄昏时分,大、大鲶最爱偷袭。而在一些非常时间里,如风雨雷鸣中,大鱼乘天气突变也会悖于常规而大咬,而在绵绵细雨里,乘着光线暗淡,湖面宁静,大草鱼敢于游到浅滩觅食。总之要对大鱼觅食规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在漫长的守钓过程中坚定信心,把握适时中鱼的机会。
四、守钓的部分细则
1、自然环境中的湖库几乎都坐落在远离人烟的深山和凹冲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时间的长短来决定选什么样的点。
首先是上班族,双休日是他们出钓的主要时间,从钓大鱼的角度看,是嫌日子短了点,但只要能因势利导,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水域,还是可以尽一番守钓大鱼的情趣。我的体会是,应找一二个小时即能到达的水域或城市附近的湖库。要做到三选三不选,一选找那些没有人下过竿的地方,水深在三米到十米之间,不选常有人下竿的水域;二要选水底相对平坦处,考虑海竿的不易操作性,不要选水下障碍物多的地方;三选宽敞水面突然变窄的水域,宽窄水面的接合部也不能放过,不选一览无遗的大水面。另外,较大型的入水口两侧也是不错的。如所选钓点在城市附近,还可在头两天傍晚去撒诱饵。
其次是自由支配时间的,有着充足的时间,就可在较宽范围内找到更好的钓场,而那些偏远的山区湖库就是首选。学习有的守钓湖库几个月的精神,打好行装去驻钓十天半月,更易实现与大鱼谋面的梦想。在选点上也有三选三不选:一选深不选浅,尽量把窝做在湖库下游五米以上,二十米以下的深潭,而悬崖峭石的一小块空场只要能摆下竿的,肯定大鱼如期而至;二选僻不选闹,找一个人迹罕至的角落,哪怕新辟路径而入,必会有意料之中的大获;三选宽不选窄,大鱼不仅喜在深水和僻静处,夏季因雨水注入水位上涨,食物增多,更频繁游至广阔的水面活动,甚至一二米深的浅滩也有成群大草鱼的身影,但水色必须要浑浊些,这样经多曰投饵诱惑,定能形成大鱼食场。
2、我们要制定施钓方案,在上具体应做到的是:
第一步投窝食。以我们常用的为例,以玉米酒糟伴麦麸或生玉米面,事先把酒糟经太阳晒了发醇,带至水边揉成团,比例为酒糟七成,面粉三成,亦可用红薯煮成七八成熟划成麻将粒大小,用自制远投器或胶筏,装投至钓点,更对大草大鲤口味,先向钓点投入三五千克(薯粒)诱饵,诱饵呈一二米宽的正方形落下:
第二步下竿。用同样糟饵上钩,饵团尽量做大些,偏粘些,放下数支海竿,以为主,其间有一两支,用青苞米或大湖虾做饵,以防大鱼不上时几斤大的较小鱼也能上钩,每竿都应打向诱饵落处和周边,竿距在两米左右,梯形扇形均可。
第三步换饵。第一天换饵不必太勤,可两小时换一次,比较好的换饵时间选在上午9点、11点,下午1点、4点、6点,至于夜间则少换,无鱼讯可在上半夜10点、下半夜4点各换一次,勤换饵要从第二天开始,无鱼讯也要每小时换一次,特别是清晨宜在天亮前就换好,因为六七点钟最易有大鱼觅食咬钩。
第四步守候。大鱼咬钩的机率是相当小的,可以说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没有耐心是难钓到大鱼的。如果双休每次出钓,能有几斤到十几斤的一两条鱼获,那是非常可观的了,而守三五天能上条十斤级以上亦属成功。对于长期驻扎下来,我们要抱着必胜的信心来守,每一道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这样就能在偶然之中遇到大鱼咬钩,从而增添我们钓大鱼的乐趣。在漫长守钓的过程中,为了消除寂寥,我们可带根手竿就近钓边,常会有上钩,假若近岸我们有备做了重窝,几天后更可能用手竿扯出大家伙来,达到远近都有大鱼咬钩的效果。
第五步观鱼讯。大鱼咬钩,表现在竿子上的信号最显著的特点是沉重而缓慢,超过十斤的大鱼,很少有把铃拉得响的情况,甚至连把鱼竿拉弯了也不响铃。一般有几种鱼讯:①见竿尖轻抖两下,接着慢慢下压,至尖子点水,最后拨出竿架,拖走鱼竿,常造成离者失竿之痛;②竿尖没动静,一下子猛被拉弯了,又弹回,复急剧拉弯,再不起竿,就有被拖竿或断线的危险;③竿尖大幅下压,很快回弹,便见线大幅下拉,这里有三种现象,一种是鱼已中钩回游,快速收紧线猛扬竿,便可有望,另一种是鱼中钩浅薄,猛一挣再一回头,即脱钩而去,扬竿则无鱼,再一种则是线松后便没有了动静,误认为鱼已脱钩,当起竿换食时,却见大鱼坠钩,往往因错过了挥竿刺鱼的时机,在遛时造成失鱼。关于鱼讯传达方式,我倾向白天不挂铃,由钓者用眼观察,因为铃的弊端显见,最要命的是在遛鱼中卡线。而夜钓首选电子报警器,退之才用铃。
第六步斗鱼。有关遛大鱼的文章已经很多,笔者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我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从夏季鱼的挣扎力最强的实际出发,从一开始就不要把大鱼遛放得很
远,而是调整曳力器,让出线之压力略低于线的受力,让鱼负重而逃,如此三五回合,大减其锐,可缩短一半的时间,尽量避免因长时间遛鱼而出现的线断、豁嘴、钩松、窜障碍物等意外。而抄鱼至关重要的一招应是,不翻白不下抄网,须知因急于抄鱼被挂网断线的教训太多了。如有条件,人坐筏上,任鱼拉游,待其疲惫后,轻松擒鱼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