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塘选窝既要注意深浅、风向、地形诸因素,钓者还要仔细观察草情.首先,钓者来到塘边之后,要总体观察一下水草的稀密程度和分布情况.一般本着“稀钓稠,稠钓稀”的原则来选择适钓水域,即如果一个塘口水草长得很稀,一般应选择草较稠密的地方做完;反之,倘若塘中水草很密,则应找草稀的地方下钩.如果场中既有大片的密草,也有草较稀疏的地方,那么选择钓点要根据塘口的水情、鱼情以及当日的天气情况来决定.比如塘口水色浑浊,宜钓稀草;水色清新,则直钓密草.塘口水深,可以钓稀草;水如很浅,则宜钓密草.阴雨天,可选择稀草;大晴天,则宜钓密草.清晨或傍晚,应钓稀草;晌午头,则直钓密草.有风浪时可选择稀草;风平浪静时则宜钓密草.塘中鱼儿不惊,可选择稀草;鱼儿又惊又滑的话,最好选择密草……以上所举,都是单一因素下的选窝方法.实际活动中所遇到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并存,有时还是相互矛盾的,那么钓者就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塘口水浑,按说宜钓稀草,但如水很浅,而当日又是无风的晴天,那么由于风平浪静,光照强烈,鱼儿不大敢到稀草水域活动,因此还是钓密草为宜.再比如,依然是上述条件:水潭、水浅、晴天,但是有风,水面上波光袱沉,那么一切就改观了,虽然阳光强烈,但由于波浪的折光作用,鱼儿视觉所感受到的水上动态信息模糊不清,胆子比较大,敢于到近岸的稀草水域活动.另外风吹浪赶,水中溶氧充足,鲫鱼又喜风好动,因此必然争相从密草丛中钻出,游向有风有油又有食物的下风口处觅食.这时当然就是钓稀草了.
需要说明的是,世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如此.说是宜钓稀草,并不等于说密草中一条钓不着,只不过是说比较起来钓稀草成功的把握大一些,钓获量高一些.其实如果钓者拿不准,或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还是采取如下方法保险:在密草区和稀草区各打一组窝子,哪边上鱼钓哪边.
此外,水草在塘中的分布往往显示出各种形状.如有的塘口水草长得稀稀拉拉,东一撮,西一簇;有的则长得密密实实,形成大片草盖.有的塘口水草贴边生长,形成一团草带;有的则边沿清水环绕,中间浮起一片草盖……总之,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就不能统一地依据一条什么原则来选窝,钓者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下面几点供钓友参考.
1.春季,尤其早春时节,不能选密草丛中的小孔洞做窝,因这时的水草刚刚萌发,根脚比较密实,孔洞没有同外界的通路,鱼几进不去.洞内即使有鱼,也不会多,三两条一钓光,窝子就安静下来了.钓者应选择靠近中间亮水,或同深水区有通路相通的草膛做窝.一般说来,春季稀草较之密草更能聚鱼.待进人夏季,草层下部悬空,形成草盖,情况就反过来了.
2.深水塘、润沟以及比较窄的河道中,水草往往贴边生长,形成一道宽则三四米,窄则一二米的草带.夏季清晨及阴雨天可选择草带边沿的豁口做窝,鲫鱼清晨喜沿着草带游动觅食,太阳一升起来,则钻到中间深水里去了.
3,一般塘堰,进水口处往往水浅而草密,出水口处则水深而草稀.选择进水口处的草膛做窝,上钩率较高,但小鲫鱼居多;出水口处的稀草水域虽上钩率不及进水口,但往往能钓到大鱼.进水口如有水流,窝子不宜直接打在主流道上,而应打在主流侧旁的草膛里,有回流则更好.
4.有的塘口草长得疏密不匀,清晨应选择近岸草较稀疏的水域下钩,太阳升高后则找大片的草盖,在草盖迎风的一端,选择缺口不大,且向草盖中心深人,同时风浪能够波及到的豁口做窝(见图1).之所以选择草盖迎风的一端,是因为迎风一端的草层下有微弱的回流,水中富氧,而豁口向中心深人则比较隐蔽.不能将窝子打在草盖背风处,背风处虽水面平静.利于观漂,但不大上鱼.选择草盖也有讲究,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选择处于下风口区,且前方没有大片稠草阻挡风浪的草盖.如果前方还有一片草或几片草,那么效果相对来说就差些(见图2).钓者在选窝时要仔细察看风向和草形.
5.水浅而又天天有人的草塘,不要选空当儿很大或钓者常钓的草膛做窝.空当儿大固然有利于下钩,但由于不隐蔽,鱼儿不恋窝;钓者常钓的草膛虽形势不错,但鱼儿对此已有警惕,故较难上鱼.遇到鱼比较惊滑的塘口,钓者最好寻找空当儿较小,又未被人钓过的草洞做窝.有时候,一个自然的孔洞,小如杯口,可是只要轻轻将饵钩递下去,立刻就会送漂上鱼.甚至不等钩子落底,半路就会被截钩.夏秋季节,密草中的鲫鱼常玩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