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地情、水情、鱼情相当复杂,鱼的分布极不均匀,撒窝布点当然应该有针对性,钓法也应灵活多变,固守一点的战术在多数情况下效果甚差。
一、寻找鱼窝 多观察
鱼走有道鱼聚有窝。“鱼窝”是指鱼儿栖息和活动聚集之处。由于水情、地情和季节天气的不同,有些地方难觅鱼踪,有些地方鱼儿相对集中。例如有水草的地方,地形特殊的地方,在食物丰盛,氧气充足,避光、热天凉爽、冷天暖和的地方,鱼儿会感到安全。鲤鱼、罗非鱼还有拱泥土做窝的习性,把泥质水底拱出一个个小圆坑。
寻找鱼窝要一看二试。“看”是根据不同的季节,看水色、水的浑浊度、看水草的疏密,寻找草洞草隙,看障碍物、高坎、斜坡。能看到鱼星更好。试水的深浅,水底地面的凹凸、平陡,有暗草处试哪里钩饵能沉到底。另外通过试钓,寻找哪里易上鱼,哪里不上鱼,钓鱼人选择钓位钓点,实际上就是寻找鱼窝或在最佳位置做鱼窝,以便钓大鱼,钓多鱼。
二、布置窝点有讲究
多窝轮钓。能够找到天然的鱼窝当然很好。在野钓中往往需要人为地做窝(撒窝、喂窝)。符荣财钓友介绍过在钓位左前方和右前方做两个窝的方法很有道理。这种方法适宜于池塘、水库等大水面,在一个钓位钓。如果地形、草形等很复杂,例如在弯弯曲曲的小溪沟,需要做3~5个甚至更多的窝子。有的窝子尽管撒了诱饵,却钓不上一尾鱼,就是所谓的冷窝。有的窝子里鱼特别多,谓之宝窝。通过试钓有取有舍,边走边钓,多窝轮钓。
首选老窝和开辟新窝。经常有人钓的窝子是钓鱼人达成共识的战略要地。由于常有人钓,诱饵不断,招鱼聚鱼成为首选之地。但老窝子也会产生缺点。一是招来成群的小杂鱼,二是钓位附近的鱼越钓越少,剩下的鱼已成惊弓之鸟。而远处的鱼又未游来,以致最后无鱼上钩了,所以,不能死盯住老窝子,还必须重视开辟新窝。在无人钓过的钓位,很可能鱼的密度更大,容易钓。然而,在水广鱼稀的钓场,辟新窝可能发窝很慢,甚至当天不上鱼,如果经常去一个野钓钓场钓,一个不上鱼或上鱼少的冷窝子,经过几天多次的诱聚,以后又很有可能最易上鱼。冷窝里有诱饵,若干小时甚至一两天之后,游来之鱼吃饵之后,恋窝不走,冷窝也就变成了宝窝,可见冷窝和宝窝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今年春季,我常在东田坝河边坑塘里钓鱼,对冷窝宝窝的不断转化的关系实际体验特别深切。找到一个上鱼多的鱼窝,经过两三次钓之后,鱼越来越少,最后简直不上鱼了。有的冷窝子几次撒诱饵之后,某一次突然发现成了宝窝,经过几次钓之后,又不得不转移阵地。据说去年很多人在这几个坑塘里钓疯了。待我听到消息后,已是时过境迁了。来的人也少了,鱼也稀了,最后去东田坝钓鱼的只剩下寥寥数人了。我采用冷窝变宝窝,不断地开辟新窝的方法一次仍能钓到一两斤鱼。
喂窝子的诱饵品种繁多,不必拘泥。最简便的诱饵是大米、小米或其它粮食颗粒,什么也不添加,有的在此基础上加曲酒、药酒,或加香精,或加粉状雾化料,或用颗粒饲料,或用发酵料,或用商品诱饵,目的是增加香甜味和雾化状态,以便诱而聚之,聚而钓之。究竟用什么诱饵,一是要根据钓者的喜爱和习惯,二是根据当地的鱼情。要想说明某种诱饵是否有特效,需要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多次的验证。
诱饵的用量依水情鱼情而定。水面广阔、固定的钓位,尤其是钓大鱼,诱饵量宜大。一个窝子用量可达0.2~1千克。搭上帐篷在大水库连续3~5天守钓大鱼,诱饵用量更大。我地异钟水库有些人划船去撒诱饵,一撒就是一麻布口袋干玉米,几十千克,钓上几个昼夜,鱼获也有几十千克。在小溪沟,多草的石河堰或小坑塘多窝轮钓,一个窝子只需要撒一把半把诱饵,一个窝子鱼不多,钓上几条就不错了。
三、钓鱼窝多变化
野外钓鱼中如果鱼的密度不是很高,用手竿固守一个钓位钓点,总的获鱼量不会很高。布窝钓窝,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除了多窝轮钓,还要注意钓窝内外,续窝和晾窝。
钓窝内与钓窝外。窝内诱饵多,聚鱼多,常常是以钓窝内为主,同时也应兼顾钓窝外。因为有时有小杂鱼、虾、蟹闹窝。特别是有螃蟹时,鲫鱼不敢进窝,又被香饵诱惑,不愿离去,只好在窝边、窝外游动觅食。有时窝内鱼受到惊吓,一时不敢进窝。在这种情况下,钓窝边往往很有效,甚至可能钓到个头较大的鱼。有一次我和宋、何二位钓友去乱石滩一条河沟钓鱼。那天我钓起的螃蟹有好几只,说明螃蟹确实多,闹钩厉害,一支短竿钩饵未到位,上鱼率明显较高。后来才明白这支竿钓的是窝外。如果窝内无鱼,在窝子外几米远的地方有鱼星,就要想办把钩饵递到有鱼星的地方去。
续窝与晾窝。有鱼上钩的窝子,隔上一段时间,要补充少量的诱饵,挽留欲去的鱼,吸引新来的鱼,使窝内鱼儿保持一定的密度,续窝次数可以多一点,每次少量,量过大,鱼儿吃得饱,懒得咬钩。一个窝子里的鱼越钓越少,或鱼儿受到惊吓,这时就应该换个窝子去钓,也就是轮钓。在钓过的窝子里撒点诱饵,钓者远离钓位(也就是晾窝),晾窝是钓的一种策略,具有特殊的作用。没有了人影竿影,没有了抛钩击水的响声,没有了刺鱼遛鱼的惊扰,鱼儿会忘记了危险,从四面八方游来觅食,在大约半小时或1小时以后,当钓者再去钓时,往往是一下钩就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