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讲究静,一个安静的钓环境,于鱼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堆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纶》)。诗中的“遥招手”和“不应人”,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小孩钓鱼时神情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和不使鱼受惊而让周围安静的神情。

  云淡风轻,水波不兴,水中的鱼不受惊扰,水边的人安心钓,可以说,在钓鱼过程中,怎一个“静”字了得。但钓鱼过程中所说的静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要守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这要根据季节、时间、水域以及钓环境而论,有时适当的动一动,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钓鱼谚语中有许多关于在钓鱼时“动”的话题———“挪挪窝,钓的多”、“一日三迁,早晚钓边”、“早钓西,晚钓东”等等,这都是钓时“动一动”的经验之谈。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动”呢?

  在某一钓位长时间不上鱼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动一动”。

  选好钓位打好窝,抛钩入水,静等上鱼,可是好长时间过去了,浮标没有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自己所选钓位是否恰当?天气变化对鱼类有何影响?就要及时动一动,更换钓位;浅水不上鱼,那就钓深水;下风口不上鱼,那就钓上风口;有水草的地方不上鱼,那就钓明水区,或许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小杂鱼闹窝严重,赶之不走,就要考虑“动一动”。

  有时,在某一处钓,打窝不久,就招来大批小杂鱼,将漂拉的忽上忽下,不提竿不甘心,提竿又没鱼,如此反复,让人心烦意乱。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动一动”,或选择窝点的外围钓;或不打窝“走钓”(不停的沿边走动,走走停停,边走边钓),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小杂鱼的骚扰。

  在某处钓位钓,上鱼又快又多,其他钓鱼人趋之若鹜而来,喧哗吵闹不休,这时候就应该“动一动”。

  在某处钓,可能因为选择的钓点特别好,补窝及时,上鱼又快又多,其他钓友看见后就都围过来,不—会儿,你的窝子里外就有七八支钓竿。抛饵入水声不断,喧哗吵闹声小停,遛鱼惊呼声四起……导致窝子里的鱼受到惊吓,游向别处去了。这时候,你就要动一动,及早抽身另觅钓位。

  手竿钓,一般打2~3个窝。在某一处钓点钓一会后,应该“动一动”,及时换窝钓。

  用手竿钓鲫鱼、鲤鱼、鳊、草鱼,许多钓友都是打2~3个窝。在某处钓一段时间后,如果感到鱼讯稀,就应该及时转移到其它的窝位钓。另外,在某处钓位钓一段时间后,难免会发生跑鱼现象,惊扰窝位;或者因为自己的身影晃动,惊扰了水里的鱼,使鱼逃离窝位。这时候就要转移到其它的窝位钓。这样循环钓位,效果会更好!

  根据“一日三迁”、“早晚钓边”的钓谚“动一动”。

  钓鱼谚语是多年来人们钓经验的总结,有其实践性和科学性。

  “一日三迁”着重指钓的三个时间段———早、中、晚。要根据一天内时间的变化,合理寻找钓位,主动适应鱼类生活觅食的规律。早晚,鱼类喜欢靠边觅食,就要钓边;中午太阳高照,天热,鱼都游回中间的深水区休憇,此时钓中间效果会更好。

  “早钓西,晚钓东”也是有其科学性的。早上太阳从东边照过来,人在池塘的西边,人的身影就不会映照在水中,从而也就不会惊鱼;下午,太阳光从西边照过来,人在池塘的东边,身影也就不会映照在水中。因为人的身影晃动,对水中的鱼影响很大,鱼可以通过自己身体的侧线感知到。太阳光越斜,人在水中映照的身影就会越长,对水面的影响也就会越大。

  在钓过程中,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在静态的钓环境中寻找动态,使钓鱼活动真正变得轻松和快乐。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