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正确解读鱼情,首先须从饵料大小谈起。关于传统“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饵”的说法,乍看似乎是一般常识,但实际上是否如此,则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饵料大小的影响,如单从鱼方便吸食的角度来考量,是简化了一些,因为正常的饵料,在水中绝不会硬到无法溶解,小鱼也多得是吸食机会。与其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指饵大小会影响上鱼大小,倒不如说是饵团中的钩子大小及饵团轻重等因素,有过滤目标鱼的作用,来得恰当些。像有人习惯看大力丸(大丸的颗粒饵)上上下下的标讯,有人喜抢抓小颗饵的快速鱼讯,那是否大力丸都钓大鱼、小颗饵只钓小鱼呢?当然不是了,只要钩子大小合适,二者皆可钓上大小不同的鱼来。

  其实饵料大小、软硬轻重,真正会影响到的是“钓组的残存力”,饵小者相对会使“残存变高”,饵大者相对会使“残存降低”。例如有经验的老手,遇到连续放空枪或根本无鱼讯时,会优先改用小饵试钓,借加大残存来减少假鱼讯与放大正确鱼讯;遇鱼讯轻点却不肯真吸食的刁滑鱼时,会试着搓大饵团或增加密度比重,借降低残存来减少鱼的戒心。这二种都是采用最快速的方法,来微调钓组的残存力,以测出鱼嘴的拉力值,达到准确上鱼的目的。套用传统的说法:小颗饵有“调灵”的效果,大颗饵有“调钝”的作用;此时的饵料,已被当成微调的工具了。

  换句话说,当发现改用小颗饵后,比较容易上鱼时,那表示原先钓组的残存力调得太小了,低于鱼嘴的拉力值,会发生鱼游过带动水流或轻吸尚未入口,钓组即移动的现象,造成习惯钓快者误判而扬竿。此时,可试着采取拉低钓目、减铅、或缩短子线、拉开钩距、活动“铅”座等方式,来增加残存以应对。反过来说,当改用大颗饵后,感觉比较容易上鱼时,那表示原先钓组的残存力调得太大了,远大于鱼嘴愿意拉饵的力道,让鱼儿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藉重饵压低残存,才顿得下去。此时可试着推高钓目、加铅、拉长子线、活动“标”座(0.5cm以内)、缩短钩距(但钩距过小或平行时,反而无鱼讯)等方式,以减少残存的方式来调整,应可再度抓住鱼嘴的。以上就是所谓“依鱼情调钓”具体而细微的方式,方法很多,也不限单一选择,可视实际需要,弹性复选运用之。不过,要请大家记住一点,如果改变饵团大小即已收效,还再花时间去修减铅片的话,那在实务上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前面的各种钓况推演,只是方便讲解给大家明了而已,至于如何灵活运用,则存乎一心了。

  很多人遇空竿时,会习惯性地将“钓目”推高,而不去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这只是借延缓鱼讯反应时间来换取中鱼率而已,却往往会因“钓目”过高、残存过小,而漏失了许多细小的鱼讯,减少上鱼的机率,其中的得与失,就要好好拿捏了。正确的做法,是要把钓组的残存力,调到与当时“对象鱼”鱼嘴的拉力值一样,反应出来的讯号才会最准确、最漂亮,即所谓“有力的一顿”是也。

  但鱼嘴的拉力值并非长时间不变的,刚下竿时的粗鲁吃相,钓到一段时间后,可能不复见了,所以这个平衡点是会动态变化的。我们要时时根据标讯的反应,来感觉出鱼嘴的改变,再配合调整残存,才算真正做到了“依鱼情调标”的水准。原则上,在鱼嘴可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把“调目”拉高,所反应出来的鱼讯,顿点会较清晰易读,空竿率也较低。

  众所周知,不同的鱼种,即使在同一池子、同一时间,表现出来的鱼嘴拉力,必然是不相同的。例如,在一个综合池或野塘,比邻而坐的二位钓者,用相同的饵料、钓组垂钓时,常会发生一个老上鲫鱼、一个老钓罗非的情形,这种情况相信很多钓友都曾遇到或看过。难道是鱼儿会自动选边站吗?当然不是,说穿了,乃是二人所调出的钓组残存力不同,各自暗合了不同鱼种的需求而已。相同道理,如果比邻而坐的二人,发生一人猛上鱼,一人老不中鱼的情形,不中鱼者若能朝此方向去思索,必有所解。

  又譬如,拿鲫鱼标去钓罗非,讯号往往只轻点而无脆顿点,相反地,拿罗非专用标去钓鲫鱼,鱼讯的活泼度反而降低许多,难道浮标会有问题吗?相信这也是许多钓友心中的疑惑之一。追根究底,乃是因为鲫鱼的残存偏爱较高,所以正常的鲫鱼标出厂时,重心设定会偏高些,因此鱼讯表现会较活泼。而罗非鱼对残存力非常敏感,所以好的罗非标出厂时,重心设定值必会偏低些,鱼讯反应较沉稳所致。用了不适合的浮标来钓鱼,如回锅罗非鱼对重心偏高的鲫鱼标戒心会较大,属天性使然,鱼讯不顺畅亦属必然。了解此理后,则明白想“一标钓天下”者,会有其局限性。

  又例如,大家碰到小白条抢食时,常感觉束手无策,认为只有换钓点或用诱饵调虎离山,才是解决方法。其实,小白条对残存的感应很灵敏,并不输土鲫或罗非。而其适合的残存区间,与土鲫较有重叠性,所以垂钓土鲫时,常会感觉小白条如影随形般跟来。碰到这种情形,若能找到二者的残存区间差异,试着调到一个土鲫可接受而小白条稍不感兴趣的范围,钓况必会好很多。

  “鱼嘴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针对多变与捉摸不定的鱼情,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工具、钓法,配合(或提高)鱼嘴的拉力值,紧抓住鱼口不放,才是钓鱼真功夫所在。

  谈完饵料大小,再谈一个对钓况好坏影响非常大,却一直易被大家所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饵料化度与残存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谈残存力,要从整体钓组的平衡观点来看,会比较全面性,因为钩、饵、铅坠、线、太空豆、浮标与标座等,都是影响钓组平衡的作用力之一,若只认为铅片才是调校变量的话,可能会失之单纯。尤其是入水后即开始融化的饵料,更会不停地“动态”改变钓组残存力,直到饵料化完或鱼吸完饵料后才会停止,是影响鱼就饵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何有经验的钓者,非常在意饵料化度控制,原因在此。

  随着饵料的融化,残存力是逐渐增加的,所以我们也可以透过饵下沉过程中“鱼吸食的时段”,来粗略判断鱼对残存力的偏好程度。例如,饵料刚到底时,鱼讯顿点就很明显,愈到后面反而只剩“轻点”的鱼讯,碰此情形,很可能是原先的“调目”过高、残存过大,饵化后的残存值更高到难被鱼接受的程度所致。此时,可试着微降些残存力(如前述之加铅等方式),看看是否有改善,如有改善,则表示抓到鱼嘴了。再如,若饵料到底后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有鱼讯或较漂亮的顿点出来,排除鱼没靠近或鱼稀少的可能性,则可能是原先的“调目”过低、残存过小,鱼饵重量已由池底承受,或可能一半已陷入烂泥底,加上鱼吸食的意愿及力道不强,子线弯曲幅度过大等,导致初时无法正确反应出鱼讯来,直到饵料化掉一些、残存稍加大,鱼饵变轻上浮些,才方便鱼儿吸食。此情形下,可试着增加些残存力来改善(如前述之减铅等方式),果真如此,鱼讯出现的时间必会提前些,自会增加上鱼的比率。

  饵的软硬度会影响鱼吸食的意愿,除了众人熟知软饵方便吸入的原因外,从另一角度来看,软饵本身的含水量较硬饵高,密度比重相对也大,当二者大小一样时,用软饵作钓,整体钓组的残存力自然会较小,加上饵软方便搓小颗饵,小饵又可以减低水阻力,皆有利鱼儿就饵。因此,一般人钓小颗饵,讲的多是“软黏”,而少用“干散”的饵料,即是如此。另外,软黏饵会延迟饵料的融化时间,较能维持下竿后,钓组前后残存力的稳定性,只要浮标调校准确,也可延长鱼儿吸饵时“可接受钓组残存力”的存续期间,提高中鱼率。

  接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改变了鱼饵的味道,则其影响的层面,并不止于钓组残存的大小而已,还可以直接“提升”鱼儿的就饵意愿,也就是“提高了鱼嘴的拉力值”。这是一种钓组不动、让鱼嘴动(食欲增加)的手法,此法针对天候不佳、索饵意愿低,或戒心较高的猾鱼时,常有奇效。一般而言,如果下竿后浮标会动,只是扬竿没中鱼的话,那表示鱼还会吃,纯属抓不到鱼口的技术问题,只要透过前述调整钓组或残存力的方式来补救即可;如果饵下去后,久久才有鱼讯或完全没讯号,但旁人却能正常中鱼,而也非常相信自己的调钓工夫没问题,那就表示您的饵料味道不适合那口池子了(这情形在职业池常发生,野塘较少)。饵料对味,除就饵意愿提高外,鱼的戒心也会降低,安全感相对会增加,鱼讯自然漂亮许多。像台湾许多职业的罗非池,被一些钓客长期喂食固定的饵料,饵不对味根本不用玩,造成钓客只一味打听各式的独门偏方,反而少在基本功夫上用心,甚至认为“调标无用”,实已偏离正轨了。况且人工造作的偏食钓场,与自然水域作钓的感觉完全不同,不能返璞归真、垂钓于天地之间,终究不是一种福气。

  五、举一反三——晃饵与残存

  熟稔“依鱼情调钓”的心法后,可以让人对以往看似平常或理所当然的东西,领悟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来。现在举个例子,来剖析大家所熟知的“晃饵”动作,以印证心中常念“钓组残存力”的重要性。

  一般人认为晃饵的目的,主要是借仿真动态活饵来诱鱼追饵,以提高鱼儿抢食的欲望。鱼饵躺底不动或不明显时,鱼多靠饵化后水流传播的味道来找饵,受饵料扩散范围与水流方向、视线等影响,鱼儿常无法精准地直接吸食,须尝试多次才能命中。此时若能稍加晃动,饵料有可能就在鱼的眼前弹起,鱼的本能即会使之驱前吸饵,中鱼自然较快。

  晃饵有诱鱼之效,笔者不否认,但认为这并不是惟一或主要的作用。举残存偏高的调法来说(调目高),饵料刚到底的刹那间,常是最容易中鱼的黄金时段,即俗称的“截杀”或“空接”,属于随沉鱼讯。接下来如果马上晃饵的话,效果也不错,但愈往后面,晃饵效果愈差,为何?如果纯以诱鱼的角度来思考,可能无法解释了。在此,我们绕着“鱼嘴与残存”的主轴思考,似可以大胆推断,晃饵与饵料的化度及残存动态变化等,应有相当关连。

  晃饵轻提浮标后,接下来钓组会有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时间长短视饵重、浮标大小及调法、子线长短等而定,一般而言,饵轻、标小、子线长,平衡较慢。反之则较快。在缓慢沉降归向新平衡点的过程中,只要饵与浮标间母线不是成垂直,则此时饵料不会完全受浮标所牵制,即残存影响会变小些,与随沉鱼讯出现的环境类似,可以创出鱼儿吸饵的有利条件来。不过,饵的重量、子线落下的幅度、及晃饵次数等,都会影响晃饵的效果。例如一般刚入水的新饵比较大颗(但也不可大到不易一口吞食),首次晃饵后的钓组残存,一定比被多次晃饵后的残饵要小些(因调目高时,饵大颗则整体钓组的残存小),自然可降低鱼就饵的戒心度,所以才说上鱼率会随晃饵次数增加而减少。反之,如果是采残存偏低的调法来说明(调目低),同理可推出上鱼率,应是随晃饵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是因为大颗的新饵在下降过程中,鱼反而要出力去承接饵重后才吃得到,意愿自然大打折扣,所以往往要在多次晃饵后,饵团变小些时效果才会转佳。以上借晃饵来降低残存力的钓法,非常适合欺骗回锅猾鱼,是钓职业池惯用的手段之一。

  此外,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鱼都是在饵料未回归定位前的那一段区间,产生鱼讯的,回归平衡后,反较少抢饵。这说明,如果一直无法用正规调钓方式,抓出鱼嘴时,可采连续、小幅度、不断晃饵的方式,来强迫改变钓组成为一种残存连续失衡的环境,对上鱼常有奇效的,尤其鱼滑或无力时。例如,一般鱼在刚下竿时咬度都不是问题,但往往作钓一小段时间后,咬度会走下坡,主要原因是鱼的戒心提高了,此时辅以晃饵,可补其缺失。不过,想靠晃饵取胜者,要多注意饵料的软黏度控制与晃饵动作的大小,否则晃两下饵料即散光,会适得其反的。

  以上观念,是以“依鱼情调钓”角度来思索问题时,所触类旁通到的钓鱼视野,属于一种豁然开朗与通透的感觉,在此分享给大家。

  六、钓鱼心——知鱼与敬鱼

  钓鱼最快乐的境界,在钓心,而不在钓形。有人说遛鱼、搏鱼最快乐了,笔者并不作如是思考。如果以为搏鱼时让大伙围观赞叹、评头论足,就是一大乐事的话,那未免太小看钓鱼了。因为遛鱼、搏鱼只是钓鱼的外形或小部分而已,其实整个垂钓的过程,从准备鱼饵、钓具到钓完收竿回家、擦拭钓具,任一小节都可以是快乐的源泉,尤其是垂钓中,如能体会到“知鱼”与“敬鱼”,更是快乐之所在。所谓“知鱼”,就是可以快速研判出水底的鱼情变化,正确抓出鱼嘴的拉力值来。当鱼情转变时,也能迅速感应调整,使钓鱼人的心与鱼情合而为一,上不上鱼全在掌握之中,搏不搏鱼自然不重要了,这就是“知鱼”之乐。把鱼当作一位可敬的对手,尽量避免使用锉鱼、挂鱼、大力扬竿等伤鱼体的钓法,而平日努力提升钓技目的,不是要增加鱼获,也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或名利双收,只是要追求鱼儿竿竿正吃而已。如长期保有此心,自然血脉平和,有鱼无鱼根本不必在意了,达到所谓“敬鱼”的境界。

  身为钓鱼人,提倡正当的钓法责无旁贷,大家如能保持着钓鲫鱼时,那种轻巧的感觉去垂钓任何一种对象鱼(包括小白条),把鱼当作一个可敬的对手看待,相惜之心必油然而生,除钓技无形中升华外,自然而然也会产生宽阔的视野、胸襟,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一步体验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乐趣,修成钓鱼禅的最高境界!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