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酷暑难熬,给钓鱼人带来很多的麻烦,就连水中的鱼也畏惧炎热的日照,藏进深水或水草下。酷热改变了水温,也改变了鱼的食性;鲫鱼、鲤鱼在春季爱食蚯蚓和红虫,一旦季节发生了变化,它们的觅食的倾向立刻改变。温度带来鱼类食性的改变,并非体现在某一种鱼的身上,而是所有的鱼都有改变食性的习性。如草鱼在春季食荤,到了夏季就喜食水草或是菜叶。有经验的钓鱼人知道钓鱼要针对鱼变化的食性。只有这样出钓才不会当“空军”。夏钓用饵有讲究。笔者依多年实践的体会浅谈夏季用饵。

  鱼饵要有广谱性

  鱼饵是钓鱼的必备之物,钓友会针对各个池塘鱼类的食性和习性配出行之有效的饵。有时候明知水里有鱼,钓的时却没有鱼咬钩,任凭你使出浑身解术,结果都无济于事。大家都知道,钓鱼受到的制约因素有很多,温度、用饵、钓点的位置、深浅、PH值(水体的酸碱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况且鱼类还有它的固有食性和习性。如果想要有所钓获,除了要尽可能配出有针对性的鱼饵,还要有符合池塘中各种鱼的广谱饵。因为,有时你刻意钓的鱼并不理会你精心配的饵,或是因某天的气候原因,鱼而不咬钩。你总不愿意空手而归?总得想一些办法,钓一些其它的鱼,这样对自己也是个安慰。我们那里有个粗养池塘,此塘长约180米,宽约90米,水深只有1.6米,南边的位置略深一些(约有1.8米),鱼塘里的草鱼、鳊鱼、鲫鱼、鲤鱼多,特别是鲢鳙更多、不仅多而且个体大。平时塘主很少喂,就是喂也是针对草鱼、鳊鱼投放一点草,就这么简单。这个池塘开钓一天价每人60元。我们当地传统钓的人去,一般都用小米打窝,蚯蚓、白虫作钓饵,春季时也能上草鱼、鳊鱼、鲫鱼、鲤鱼。小满节气过后,温度超过30℃,再想钓上就难了,原因是季节变了,鱼的食性也变了,虽然里鱼很多,但是鱼就是不咬钩。我一直是用“土台钓”钓鱼的,用饵一贯都考虑到雾化效果,所以,我的饵不仅上草鱼、鳊鱼、鲫鱼,还上鲢鳙。在传统钓的人眼里我是高手,他们既羡慕又嫉妒。我自己感到好笑,我的饵中只是添加了一些麦麸,菜籽饼而已。正因为这些基础饵扩大了诱鱼范围,我才比他们钓得多。其实他们只要将菜籽饼加面粉和成糟食,就和我使用的饵完全一样。这是没有考虑到鱼饵的广谱性才留下了遗憾。

  鱼饵要有针对性

  夏季钓鱼有很大的变数,由于温度的变化使鱼出现了不同喜好。鱼类食性的转换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由荤食转向素食。这好像与人的口味相似,人的胃口也是在温度变化时,倾向于素食,夏季不喜欢荤腥喜欢清淡是一样的。在钓鱼实践中鲤鱼饵难得钓上鲫鱼,鲢鳙饵钓其他鱼也难。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明鱼类对饵是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并相当的选择。前几天,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江苏宿迁)有一个论斤收费的鱼塘,由于打竞技比赛的人经常去练竿,大家都用商品鱼饵。结果,鱼塘里的鱼严重地“偏口”没有“丸九”和“天下无双”都不可能钓上鱼。过去笔者在南京浦口区花旗钓鱼,那里的鱼塘搞立体养殖,鱼塘边就是鸭舍,平时塘主不是用鸭粪喂鱼,就是用喂鸭子的颗粒饲料。钓这样的池塘很多人都吃过亏,也包括笔者,“久病自成医” 后笔者找来同样的饲料配麦麸、白面再加红糖和成该塘的专用饵,效果奇佳。并由此而格外看重夏季用饵。

  原因是鱼类在这水域长期生活自然形成了对这饵的认识,用此饵比较符合鱼的生活习惯,也符合夏季鱼变化的食性。鱼是变温性动物,对水温敏感,也受水温的影响。因此,清淡的饵才能迎合夏季鱼的胃口。

  鱼饵要及时应变性

  我曾经读过谭佛航先生《智钓淡水鱼》一书,文中他写到草鱼的钓饵是春面,夏草、秋虫。说明了草鱼在一年中的食性变化;给笔者感觉最深的是传统钓鲫鱼,春季使用蚯蚓,夏季使用米饭粒效果好;台钓在夏季使用口味清淡的饵钓鲫鱼也不错。这些事实或多或少地证明了一个问题,季节变了,温度高了,鱼对味浓的饵不感兴趣。笔者有一次在南京机场附近的一个鱼塘。由于当天温度高,笔者猜想到鱼可能浮头,就刻意地准备了一把青菜打算钓浮。果然,台钓一上午没上鱼,下午不得不用青菜钓草鱼,否则亏吃大了,钓一天70元,连鱼面还没见呢?打了草把窝后,窝里有鱼,可是草鱼就是不咬钩,半个小时后,我猜想到可能饵不对路,我从塘边拔了根草挂钩,球漂动了动就黑漂了,提竿上了一条大草鱼。傍晚时收竿,共收获鳊鱼,草鱼、约20千克。事后,我问塘主草鱼为什么不吃青菜?他说青菜二元一斤,他怎么喂得起,他只能喂草,所以池塘里的草鱼不认青菜只认草。这件事给我一个启发,钓鱼用饵也要广开思路,灵活多变才行。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