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调目是悬坠钓鱼的第一步,然后再按鱼情调整钓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钓组中的钩饵在水下有一个合适的状态,以方便鱼就饵和产生正确的鱼讯。不管是双饵还是单饵或者是空钩及无钩调漂,钓者正式钓鱼时是把调目与钓目相比较而作出水下的钩饵大致是处于什么状态的判断。当鱼漂有动作而不中鱼时,钓者会调整水线长度即钓目,也有不动插漂座位置而调整铅片大小即调整调目。初学者往往采用前者,功力深厚者却多采用后者,甚至同时更换鱼漂的大小。如果在竞技比赛中,选手不仅依据鱼情钓位等因素选准了钩线和鱼漂,还能用预定的调目变化来应对变化的鱼情,那他绝对是一位竞技高手。调目的设定和调整与中鱼率的关系在休闲钓时大多表现得不十分明显,但竞技比赛中往往是成绩好坏的重要一环。

  一、调目设定在理论上的难点

  调目设定在实际操作上一点也不难:钩饵或坠在不到水底的情况下调整铅片大小即可达到,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但调目高钓组灵还是调目低钓组灵?调目高低与中鱼率有什么关系?调目高和调目低各适合哪种鱼情?这些理论上的研究,因观点不一,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往往使钓者无所适从。因此理论上的弄通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调漂,最终达到多中鱼的目的。

  对钓组而言,鱼漂调整的“灵钝”已经有了三种不同的观点:调目越高越灵敏是台钓的原始理论;调目越低越灵敏是程宁大师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把以上两种理论一并同等看待又是最近钓界有识之士提出的新观点。

  去年本人曾就调目高低与中鱼率的关系寻求理论上的正确解答(《钓鱼》2004年17期),多数人都认为调5钓3与调4钓2并不存在高低悬殊的中鱼率,所以理论上深入探讨原因的不多。然而,经常参加竞技比赛的人都十分在意初始调目的设定。这个事实说明调目的设定与中鱼率确实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最近的南京“读者杯”比赛,陕西名将杨奇在第一天的最后一场钓鲫比赛中就因为高目过高而导致失利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初学钓友对钓组灵钝与中鱼率高低同等看待也是自觉不自觉犯了片面认识的原因之一,鱼漂灵、钓组灵等于信号多、上鱼多。而事实上钓组灵钝与中鱼率这两者的关系不完全是成正比,有时甚至会出现反比现象———越灵越钓不到鱼!对于这一点本文不作展开,但调目问题上的“灵钝”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却是对中鱼率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正确理解“调4钓2比调5钓3中鱼率高”的关键之所在。

  二、鱼漂调整与中鱼率的再认识。

  调4钓2、调5钓3或者调8钓6都是饵压沉2目,鱼漂的浮力与钓系的重力和池底支撑力二者的合力相平衡,这是静态平衡。但三种调法所配的铅各不相同,在被施加了外力后,钓组的动态趋势却是不同的:调4目的剩余浮力(2目)小,配重大,钓系一旦起动,容易破水下行却不易反弹。调5目或者8目的剩余浮力(3目或6目)大而配铅轻,其动态上浮趋势强、当系统平衡被打破后,浮标的反弹力就大,信号特点为活泼并且动感强。以这个观点来解释贺贤平的“同样下挫一目,(调5)钓3与(调4)钓2可能都中鱼,但鱼的吃口变轻(调5)钓3的中鱼率就低了”完全是合理的,因为调目少的配铅重,下行趋势强,反弹少,有利于钩饵入鱼口后减小反向拉力。调目高的正好相反。鱼虽然都把漂尾拉下相同的目数,但钩饵被鱼漂上浮力反而拉出鱼口的时间却不一样,钩饵能在鱼口中多停留一点时间的上鱼率就高,这就是确切无疑的推断。

  三、鱼漂调目高低的实际运用

  综上一小节所说,鱼漂调整看似静态调整,但实际上调高调低已经潜含着对钓系不同的动态趋势和能力的设定。

  鱼漂的调态高,系统自重小,上浮牵引力大,回弹力强,信号跳动感强,拉下行口能力强,抗水流能力好。如果配以低的钓目,适合于鱼密度高、鱼情活跃的生口鱼或者水底淤泥较厚的钓点。如果配以高的钓目,则适用于竞技池又刁又猾又伤的鱼情。

  鱼漂的调目低。系统自重大,下行惯性大,鱼漂回弹力弱,在足够的鱼口外力下,信号下行幅度大,相对可以起到较大鱼讯的作用。配合的钓目高,适用于钓慢鱼、钓受天气、水温影响摄食动作轻微的鱼以及守钓大鱼。如配合的钓目也低,则适用于钓吃口轻微不活跃的鱼。

  以上所说的即是何蔚蓝先生早先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各种调漂适用的鱼情,大多针对竞技池而言。当遇到正常鱼情或者在自然水域的普通鱼情,则完全可用正常的不灵不钝调目配合钓目的调整来钓鱼。此时调目设定的高一目低一目对中鱼率影响肯定也是有的,但不会很明显。然而竞技鱼池鱼情复杂多变,调目设定正确与否绝对与上鱼率有着极大的影响。“悬殊”的中鱼率每场都在发生,除了钓法、钓饵、钓技基本功等因素外,调目设定正确与否也是重要一个方面,必须引起钓手的充分重视。

  


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