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淡水钓中最常见的鱼种,它的适应能力强,能耐0.1毫克/升以下的低氧环境,而且在pH值9.8左右强碱性水体中也能生存,繁殖能力强,分布很广,几乎有鱼的水域就会见到它的身影。甚至污水里都能生存!
喜欢群体生活,一般在水底有杂草的水域栖息。它吃饵动作既文静又多样,很是受钓者的喜爱。又因为会随水温的变化和食物的变化而停留在不同的水域水层,即使在产卵期也依旧进食,所以只要钓组,饵料和钓法得当,一年四季都能钓到。
钓是初学者学习钓鱼很重要的起点,也是检验竞技运动员钓技的重要标志!
近年的钓鲫运动已经从原来的一直钓底守侯在一个平面内发展到在现在任意水层钓获的立体钓术!要想在达到立体钓在任意水层拿鱼的目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考虑:一是要由鱼来选水层,我们被动的跟着它活动的水层来钓;二是我们来选水层,我们主动的把引到自己想要钓的水层深度。以下就我个人的经验对两种情况如何应用和钓友们探讨一下。
第一种情况:被动跟随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也不例外,它的体温随着水温变动而变动,体温一般高出水温0.5~1℃。水温15℃?25℃时,是它的最佳生长和强度摄食期。的新陈代谢、食欲都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生存的本能,会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生活所需水温的水层,这就为我们立体钓鲫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水中温度的变化来寻找在这个时间所停留的水域。因为水的比热很大,它的温度的变化要滞后于空气的变化。所以当外界气温闷热的时候,水下1。5米以上的位置还是蛮凉爽的,这时大部分的都会在那个位置游弋觅食。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就要被动的找这个水深的钓位,不然收获一定不会很好。相反,当外界气温下降的时候,水深1。5米以上的水域的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这时为了躲避寒冷,大多数都会在深水处停留,我们出钓的时候就要根据天气状况选择这样的水域。而在炎热的夏季突然降雨后,因为上层水域的氧气增多和突然凉爽会跑到上层水域,这时我们再钓底就浮标会显得疲乏无力,即使在水底有进食的鱼儿也不是那么积极的吃饵;还有就是深秋和初冬季节,当太阳直射水面一小时以上时,表层水升温较快,也会浮起进食,所以寒冷的季节适当的钓浮还是会有很好的钓获的。
食物的改变也会使水中的鱼群变动泳层。比如有风天,当风刮起一段时间后,水面不是很大的池塘中的水会很快行成上下对流,使得原本在水底的食物被翻到水的中上层,这时会积聚在此层,我们可以选水的中上层进行钓浮;而在夏季时,雨水过后,大量的食物随雨水进入池塘或水库中,鱼会马上追寻食物源到水边或是水的中上层。这时在这些水层施钩定会有斩获。
上边说的这些都是些基本的规律,当然特殊的情况还要特殊对待,具体应用还要钓者在实际垂钓的时候根据经验选准鱼在今天的这个天气所停留的水层,从而在有限的垂钓时间里有更好的钓获量!
第二种情况:主动引诱
我们现在所能钓到的大多数在100克以下,也就是基本上不超过2龄的。这些有一个特点,就是会追逐饵料从水底升起来,甚至浮到水表。这也是我们立体钓鲫时要利用的一个有利条件。这种情况下主要靠我们的饵料。在正常的天气下,我们可以利用饵料的味道和雾化以及不同比重饵在水里的不同散落性能把鱼引到我们想要钓的水层。
如果是频率极好的,为了减少钩饵到位的时间而把鱼引到水表时,要尽量的选用轻比重的麸类和粉类饵料,尽量的延长饵料入水后散化开的颗粒在表层停留的时间,使鱼在这一水层有饵可吃,才能有效的延长鱼在此泳层滞留的时间,达到钓水皮的目的。
如果条件不允许钓水皮鱼,而鱼口好,上鱼的速度又很快,那么我们就要选用中等比重的藻类饵或是薯类饵,或是在大比重的饵里加入雪花粉或类似雪花粉的辅饵来减轻饵的比重,控制饵料入水后到中层或是中上层雾化,把鱼从水皮或水底引到这个位置来钓取。